在浙江加快推進創新強省建設,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進程中,新昌,是其中極具標桿意義的精彩范本。
自1993年確立并實施“科教興縣”戰略以來,這個沒有鐵路、水運、空運,沒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山區小縣,為實體產業騰飛插上了科技之翼,10年間,完成從全省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到國家級生態縣的跨越,用11年時間,實現了從全省次貧縣到全國百強縣的跨越。
如今,盡管面臨全球經濟不景氣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沖擊,新昌經濟依然保持著蓬勃發展的態勢。
新昌政府、企業、科研單位等形成了穩固的命運共同體,創新生態體系更加成熟、完善;龍頭企業持續領跑市場,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緊隨其后,后發優勢更加凸顯,新昌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為中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可參考、可復制的“新昌模式”。
蓬勃向上的產業活力
“特斯拉汽車前大燈國產化的線束開發是我們完成的,今年7月就能量產,后續將實現為全球特斯拉工廠供貨。我們正與浙江理工大學合作研發自動裝配機,以實現線束組裝的自動化。”浙江新寶汽車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旭波介紹說。目前,這家企業的幾個海外項目并沒有因疫情影響而停滯:與德國海拉集團的項目合作、歐洲寶馬奔馳多個車型的車燈線束項目開發、今年年底建立歐洲辦事處等工作均按原計劃穩步推進。通過科技創新,短短幾年,這個傳統車燈線制造商晉級為高壓線束系統開發商,完成了從傳統汽車領域到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華麗轉型。
“以科技創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是新昌企業家的共識,創新已成為新昌企業的自覺行動。”新昌縣科技局有關負責人稱,大到縣域經濟發展理念,小到企業轉型發展軌跡,“科技創新”無疑是新昌最具識別度的城市標簽。
自發性科技創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動能,而一些專注于提供行業自動化和信息化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它們持續的科技創新,則對關聯行業的轉型升級形成了強有力的正向推動。
“去年,蘭溪開展全國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市創建,我們以此為契機,幫助蘭溪7家紡織企業完成了自動化改造。得益于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礎,今年,市場空間進一步拓寬。”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康平說。通過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看板,企業管理人員無論身處何地,都可瞬時獲取機器是否故障、紗線使用情況,以及開機運行效率等信息,車間的生產情況一目了然。來自新昌的智能制造技術,為蘭溪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紡織百億級產業集群注入了新鮮因子。
和康立科技相似,專注于軸承自動化設備領域的“陀曼智造”已成為助力軸承行業轉型升級的“先行軍”。在“軸承之鄉”新昌耕耘近20年,“陀曼智造”深諳中小軸承企業轉型升級的痛點和需求,具備為軸承行業提供“精準服務”的基礎和優勢。該企業幫助新昌221家軸承企業完成智能制造應用改造。如,普佑機電改造后,設備平均綜合利用率提高20%,用工成本下降近50%,產量同比提升47.5%。如今,從慈溪到常山再到海鹽,均能看到“陀曼智造”參與當地智能化改造的足跡。
從致力于自我創新提升,到通過幫助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推動行業進步,行業“云平臺”建設不斷向細分領域、全行業滲透,這也是新昌的一大亮點。以“軸承云”為例,平臺注冊企業突破1000家,上云設備2萬余臺,業務拓展到慈溪、衢州、無錫等軸承產業聚集區。除“軸承云”外,全縣共有7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軸承、紡織、膠囊、制冷、汽配等主要行業全覆蓋,其中,“紡織行業云”入選工信部2019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應用案例。
圍繞“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新昌制造的智能化水平正快速提升。去年,新昌兩化融合指數達到98.77,數字經濟綜合評價指數90.3,順利入圍第一批數字經濟工作省政府督查激勵縣,相繼被授予全國中小企業數字經濟發展示范區、省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區等稱號。
沃野千里的創新生態
樹高千尺在根深。無論企業規模大小,之所以能在新昌實現躍變式成長,與新昌開放包容、陽光雨露豐沛的創新生態密不可分。
“新昌把科技創新作為工作中的頭等大事,一以貫之,久久為功。在投入上,雖然我們財力有限,但我們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從不設限,嚴格做到科技投入的財政支出占比不低于10%,年均增幅不低于10%。”新昌縣委書記李寧說。連續五年,新昌的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保持在4%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高近1.5個百分點,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比重為3.52%,是全省平均水平的兩倍多。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新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新昌的產業層次也快速提升,短短五年,全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由40.55%提高到90.05%,從全省第32名躍升至第2名;新昌企業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技術發明二等獎獎項9個,維生素E、車用電子膨脹閥、鋁合金輪轂等11個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業界第一,瑞舒伐汀、液位傳感器、三氣通用電控閥等13個產品國內行業第一。
在新昌,書記、縣長帶頭當好科技創新的行動隊長,不僅是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者,更是抓具體工作的落實者、推動者。把每月的27日設為“愛企日”,書記、縣長與企業家面對面協調、溝通、交流,幫助解決科技創新中的各種問題和困難。同時,建立縣領導聯系科技企業、科技項目、科技人才和高校團隊制度,建強科技管理部門、科技指導員、企業首席科技官、中介服務機構和科技創新專家等五支隊伍,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創新服務。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新昌積極探索“戶口在外地、工作在新昌”的柔性引才模式,寫好借力借智文章。實施“天姥精英”專項引才行動,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通過“飛地”模式助力企業“走出去”,在人才集聚的大城市和海外建立研發中心;健全完善縣領導聯系優秀人才制度,用服務和情感將人才留在新昌。截至目前,新昌萬人擁有人才量達2108人,夯實了縣域創新發展的人才底蘊。
從支持企業自建研發機構,到鼓勵企業設立異地研發機構和海外研發中心,再到政府主導設立研發飛地;從常態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共享共贏,到打造全國首個縣級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示范基地,再到吸納全球技術、人才為我所用的“眾創共享科創云平臺”全新上線,新昌持續夯實科技創新服務的平臺和載體,“讓企業創新不再難”,其發展的目標和定位早已超越一般山區小縣的局限。
每年舉辦的科技創新大會和“5·31新昌科技日”系列活動,對新昌而言,都是聲勢浩大的科技創新視聽盛宴,引發全城關注。“崇文守正、務實創新”,創新已成為新昌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潛移默化形成的精神信仰,必將引領新昌在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