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縣以山區為主,面臨存量建設用地少、環境容量少、規劃新增建設用地難、環境容量新批難的“兩少兩難”困境。該縣積極探索“飛地抱團”模式,加快共富產業園建設,“共富產業園區優創”項目成功入圍安吉首批“共富班車”中,作為縣域推動共同富裕工作重要載體予以推進。預計到今年年底,新增共富產業園建筑面積100余萬方,實現入園集聚小微企業500家以上,實現要素匱乏地區群眾人均年增收3萬余元,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左右。
一、因地制宜,謀劃布局一批共富產業園區。圍繞全縣制造業“1+5”主導產業體系,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一批共富產業園。目前,溪龍綠色家居配套共富產業園正在加快建設中,開發區椅藝綜合體、孝豐豐城工業園等3個共富產業園擬于10月前開工,另有6個共富產業園預計年內實現開工建設。同時,共富產業園建設兼顧安吉鄉村地區特色生態工業產業,在天荒坪、杭垓、章村等毛竹資源豐富的鄉鎮,謀劃布局若干筍竹初加工共富產業園,充分保障南部薄弱山區鄉鎮群眾收入。
二、完善機制,打造高質高效共富產業園區。建立共富產業園縣域標準,從規劃管控、產業定位、建設標準、建設時限、服務配套等五方面加以規范,明確入園基本條件、科學建立園區門檻,積極引進符合產業導向、有市場前景、產出效益好的綠色高質量項目。如在園區容積率設置上,明確全縣共富產業園容積率不得低于2.0的規定,針對薄弱鄉鎮工業產業發展實際,對5個已規劃的筍竹初加工共富產業園容積率不作限制。
三、創新形式,全力支持建設共富產業園區。豐富投資模式,允許縣屬國企參與,支持平臺、鄉鎮(街道)“多村聯創”,參與投資建設共富產業園;鼓勵建設主體參與全縣共富產業園的物業管理和非生產用房的經營管理。簡化審批流程,對園區內符合條件的項目和企業實行簡易程序或備案登記,不再單獨開展能評、環評。強化用地保障,未來兩年預計每年安排不少于300畝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專項用于共富產業園建設。加大資金支持,預計到今年年底,共富產業園投資超1000余萬元,擬增加生態補償金500萬,用于共富產業幫扶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