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之魂,存于匠心。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推進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專精特新”,即專業化、精品化、特色化、創新型發展,指出了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時,浙江中小微企業告別粗放型發展、邁向“隱形冠軍”的發展必經之路。
讓企業小而強小而美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探究德國等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為什么這么好。縱觀發達國家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各國實際情況不同,發展條件有別,但都具有相似的發展路徑,即能夠專注于某一行業領域,做專做精核心產品,堅持持續快速創新,建立起獨具特色的企業品牌,成長為細分市場的‘隱形冠軍’。”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不顯山,不露水;小而強,小而美。”
“專精特新”,就是秘密武器。“我省對于‘專精特新’具體內涵的闡釋,是結合了浙江特色的。”這位負責人介紹說——
“專業化”,即專注核心業務,增強專業化生產能力,集聚要素資源,選準主攻方向,深耕于產業鏈中某個環節或某個產品,與大企業、大項目建立穩定的生產、研發等專業化協作配套關系。
“精品化”,即對品質精益求精,增強“精品制造”能力,弘揚工匠精神,用精良的產品和精準的服務贏得市場;開展精細化管理,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加強全過程質量管控。
“特色化”,即聚焦特色優勢,增強以“特”取勝的經營能力,培育自主商標品牌,重視知識產權,采用獨特工藝、技術、配方或原材料,生產特色產品,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核心競爭力。
“創新型”,即瞄準市場需求持續創新,增強快速響應、快速更新能力,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建立創新機制、培養創新團隊、推進創新成果轉化。
事實上,推動“專精特新”發展,浙江是有悠久產業傳統的。我們常說的“老字號”,就是曾經的“專精特新”,王星記的扇子、張小泉的剪刀,都是其典型代表。
目前,我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水平總體還不高,存在產品低端化、創新能力不強、運行管理粗放、同質低價競爭、生產經營短期化等問題。我省印發《實施意見》,目的是引導我省中小微企業良性發展。
厚植轉型升級新動能
《實施意見》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全省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個體工業企業中培育5萬家“專精特新”入庫企業,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培育1000家左右國內細分市場產品占有率居前列的“隱形冠軍”,產業結構明顯優化,企業素質顯著提升,“低散亂危”、“四無”生產等現象得到根本改變,涌現一批產品、技術、管理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成為引領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
小微企業在浙江經濟中占的分量很重,就業人員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出口占三分之一,是浙江經濟的基礎。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基礎扎實,浙江經濟才能有質量、有活力。如果中小微企業能夠扎扎實實出精品,從原來的粗放型發展走向“專精特新”,就完成了轉型升級,那么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基礎就非常扎實。
“其實,我省推進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可行性也非常大。”該負責人分析說,浙江塊狀經濟發達,每一個塊狀都是行業領先,每一個塊狀中就都有一批“隱形冠軍”企業。同時,塊狀中的配套企業就更多了,他們又是更細分領域中的“隱形冠軍”。所以,“專精特新”結合塊狀經濟的轉型提升,可行性非常大。
2043年12月,我省公布了首批20家“隱形冠軍”企業和108家“隱形冠軍”培育企業名單。成立于1995年的寧波慈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在顱頜面外科的內固定鈦板、鈦合金螺釘等產品上,已經發展成為能夠與歐美同類企業形成強有力競爭的民族企業;浙江暢爾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高端拉床、復合機床、機器人集成智能化成套裝備研制,經過10年的潛心鉆研和市場拼搏,已于2015年8月在新三板掛牌……
與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相比,中小微企業是“制造強省”的基礎所在。促進“專精特新”發展,培育一批“隱形冠軍”企業,既是落實《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綱要》、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的需要,也是持續增強我省經濟發展活力和后勁的要求,進一步明確了我省中小企業發展方向,將推動形成“浙江制造”新的競爭優勢。
(新聞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