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工業投資“零地技改”和“機器換人”,尋求主導產業做精做優、存量挖潛,從而實現實體經濟壯大、產業轉型升級——這種觀念已經深植鎮海企業界。
日前,寧波市工業強市辦對各區縣(市)2043年度工業投資和“機器換人”工作進行了綜合考評,鎮海區和江北區被評為優秀,參照省有關文件獲得105畝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
盡管面臨短期資金投入大、工人技術匹配難等難題,今年上半年,鎮海區工業投資、“機器換人”、智能化改造依然活躍,累計完成工業投資34.77億元,共備案、核準技改項目102個,計劃總投資35.7億元。
“機器人”帶來諸多好處
“今年10月,這條自動化生產線就可以產出全新的繼電器產品,技術指標將超過日本歐姆龍的同類產品。”看著“無人車間”里運轉如飛的生產線,金海電子相關負責人躊躇滿志地對記者說。
這家以工控繼電器為主打產品的企業,從去年年初至今,一年半時間累計投入5000萬元實施自動化化改造,對標世界500強企業日本歐姆龍。“自動生產線出產的產品誤差小、質量好,所需人力也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企業負責人認為“機器換人”一舉兩得。
越來越多的鎮海企業投身自動化的行列。8月24日,區經信局總經濟師盧忠來到寧波精樂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鋁工精密制造設備有限公司走訪。精樂汽車部件計劃投資1.5億元實施年產200萬套汽車門框自動化滾壓生產線技改項目;鋁工精密制造計劃投資2600多萬元引進加工中心等智能化成套設備,以突破產能瓶頸。
“市、區兩級都有‘中國制造2025’的專項政策,對于企業轉型升級是一大利好。”盧忠認為,“越來越多的鎮海企業已經熟知、接受自動化和智能制造,也意識到這是企業實現規模、質量、效益上臺階的有效路徑。”
機器換人,不得不做的改變
事實上,在資金流動性緊縮的當下,拿出巨資來投入“機器換人”和自動化改造并非易事,首先是投資巨大。據了解,引進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光硬件上投入就要數百萬、上千萬元,收回成本亦經年累月。“人工成本、原材料價格不斷提高,企業利潤遭到擠壓,而大量的人工操作也不利于質量控制和企業管理。”在盧忠看來,“機器換人”不是企業想不想做的問題,而是不得不做。
企業家的看法與主管部門的思路是一致的。位于招寶山街道的安德機械,采購了全新的打磨機械手投入鑄件生產。企業負責人感慨:“不得不說,‘機器換人’投入資金龐大,短期內影響企業獲利,但我們也看中長期的作用,能夠減輕企業人力負擔、減少工料浪費、提高產能。”
“機器換人”并不僅僅意味著生產線的更新。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速的當下,如果不能相應地提高職工素質,也會限制其效益的發揮。盧忠表示:“‘機器換人’還要求一線員工必須盡快向知識型生產者轉型,起碼要會用與硬件匹配的軟件。”
事實上,實現了自動化之后,鎮海企業還要邁向更高階的智能化——員工還要結合自動化設備軟硬件的特點,優化、調整、管理生產的全過程。這或許是“鎮海智造”新的課題。
燎原之勢,技改項目翻倍
盡管尚處在智能制造的積累階段,但隨著“中國制造2025”發展路徑的清晰,和企業對轉型升級需求的明朗,“機器換人”、智能化改造在鎮海區呈現燎原之勢。
“上半年共備案(核準)技改項目102個,同比增長1倍,計劃總投資35.7億元,同比增長5倍。”區經濟信息中心副主任鄭凌宏介紹道,今年上半年,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引領下,鎮海區1至6月累計完成工業投資34.77億元,其中技改投資32.97億元,“接下去,將強化對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動態監測和動態調整,力爭完成40個重點項目19億元的投資目標。”
此外,鎮海區還計劃建立500萬元以上技改投資項目庫,5000萬元以上工業投資項目庫、智能制造和機器換人項目庫,以保證工業投資接續繁榮;還將開展企業智能化改造可行性診斷,組織制造企業與工業工程服務公司、軟件企業、裝備企業對接,為企業提供智能制造的“交鑰匙工程”。
(新聞來源:鎮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