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行業發展的“排頭兵”,高新技術企業成為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風向標”,在提高區域競爭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浙江嘉興,這個“紅船”啟航的地方,帶著煙雨江南的風情,于高新技術領域筑起了一道冉冉而起的“科創”平臺。
如今,在打造“G60科創走廊”、實現長三角地區“同頻共振”的道路上,嘉興正以“紅船精神”開拓起一片新興產業熱土。嘉興科技城、秀洲高新區、上海交大嘉興科技園,已然已經成為嘉興的城市名片。筑巢引鳳、以科技帶動“機器人革命”……各種高新技術成果在這個地區逐漸升騰。
轉型科技 “智”化機器
在嘉興秀洲區上海交大嘉興科技園一間寬敞的實驗場地內,一排獨特的機械臂各展形態,在微熱的空氣中持續而有力地做著重復動作。此情此景不禁令人聯想到一些充滿金屬氣息的好萊塢電影。這些來自浙江瑞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機器人卻不僅僅讓人看到科技的發展,還能看到中國“智”造的卓越邁進。
“我們的目標就是發展國產化的機器人,走出一條國產化道路,發展民族工業。做出經濟型的、老百姓用得起的機器人。”上海交通大學嘉興科技園長三角嘉興工業設計院的副總經理林忠義向記者介紹了國產機器人制造的未來發展目標。
隨著“中國制造”轉型升級走向深入,“機器換人”浪潮也在中國的企業興起,機器人產業成為熱門行業,浙江瑞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發展起來的。
據悉,該“機器人科技”是由上海交大機動學院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趙言正為首的團隊創立,旨在響應“機器換手”的戰略舉措,是交大園區、校區和嘉興秀洲區三區產學研的典型案例。
“通過研究,機器人核心部件國產化,如今一個機器人也就售價8萬,這不僅使得大中小企業接受得了價格,也給他們提供了方便。”林忠義表示,如今國內的企業對機器人的需求在加大,國產化機器人通過近幾年的發展,解決了技術難題。
于科創長廊 塑“璀璨明珠”
無獨有偶,在嘉興,高新科技園區的發展不僅僅在秀洲區,在紅船起航的南湖,還擁有一座“科技城”。據悉,2015年底,嘉興科技城被列入浙江省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在大氣磅礴的科技城中,坐落著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這座研究院在車流不息的亞太路旁顯得略為低調,然而,這座研究院竟是如今名聲斐然的“嘉興樣本”。
追根溯源,在園區內,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呂勇向記者訴說起這座研究院在嘉興落地生根的發展“故事”。
“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是中國科學院在中國設立的66個平臺中,規模最大、成效第一、發展最好的院地合作成果轉化平臺。”呂勇表示,研究院目前已經下設電子通訊、物聯網、新能源3家研究所。累計研發產出項目931項,已實現規模產業化項目157項。
一連串亮眼的數字正襯托了嘉興科技城作為科創“引擎”的良好平臺。近年來,嘉興科技城通過鼓勵企業做強做優,著力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
在聞泰通訊的車間中,聞泰科技嘉興制造中心總裁張秋紅表示,“嘉興科技城如今依托嘉興工業園區產業優勢,正在做強以應用研發為核心的科技服務業。”
筑巢引鳳 孵化癡心夢
科技的發展自然少不了人才與創客。“創客空間”、“孵化器”、“加速器”,近年來,嘉興在“眾創空間”的形式日益豐富,創新孵化鏈不斷觸及個人、團隊的創業創新“原點”。其中,一個名叫“零·一智慧谷”的創客空間成為了一個落戶嘉興的創業者們“從0到1”的“起點站”。
在參觀秀洲上海交通大學嘉興科技園的途中,一名剛創業不久的80后創業者跟我們敘述起了當年他入駐科技園的創業故事。
你可曾體驗過腳下踩著的磚塊或是屋頂的瓦片都能夠儲能發電,每家每戶擁有的掌上“電站”與你只有指尖的距離。這些曾經只是聽說的“天方夜譚”在年輕的創業者口中漸漸讓人感受到了“光伏技術”的實感。
“我是15年入駐智慧谷的,那年智慧谷也剛成立,園區給創業者提供了很大幫助。”這位浙江蔚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80后創業者董天翔表示,科技園的“零·一智慧谷”,不僅提供了對創業者的投融資對接沙龍、項目路演、還有對人才的招聘和培訓。
“雖然目前我們的團隊只有9個人,但是營業額已經突破了兩百萬,我一直以來就想為光伏事業做一些貢獻。”從董天翔的口中,聽到的不僅僅是光伏技術在嘉興的“扶搖而上”,也能聽出一名創業者的“癡心夢”。
據悉,智慧谷目前擁有場地面積3500平方米,工位130個,從0到1,從無到有,依托上海交大嘉興科技園,智慧谷旨在兼顧各種希望提供幫助的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