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民生要事。近年來,浙江不斷推進食品安全市、縣(市、區)創建工作,街頭巷尾的餐飲店越來越規范,“低散小”食品加工作坊逐漸不見蹤影,人們“舌尖上的安全”越來越得到保障。
對這一點,臺州市路橋區橫街鎮的居民方女士深有體會。她說:“以前我們這里有很多‘臟亂差’的小飯館,讓人根本沒心情坐在里面吃飯。現在不一樣了,從業人員的健康證、營業執照、餐廳笑臉標識貼在墻上明顯位置,餐廳環境干凈亮堂,我現在不想做飯的時候,也會出來吃了!”
除了直面消費者的餐飲店,餐飲業上游產業也愈發規范。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臺州市黃巖區高橋街道下浦鄭村米面產業,從以往的生產低小散、環境臟亂差、品牌效益低,走向了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管理的現代產業發展路線。如今在浙江,這樣的案例還有許多。
地點:臺州市路橋區橫街鎮
食品安全工作實行“黨政同責”
“臟亂差”小餐館成歷史
走在如今的橫街鎮中,街上餐飲店干凈亮堂,不少居民在就餐,門店十分熱鬧。但在以前,橫街鎮中的餐飲店“臟亂差”現象普遍,鎮黨委副書記汪文菊告訴記者:“我們這里的小飯館90%以上是流動人口開辦的,管理難度大,很多臟亂差現象屢禁不止,有的小店臟得讓人根本沒地方坐。”
近年來,通過浙江食品安全市縣創建工作不斷推進,食品安全工作實行“黨政同責”,橫街鎮上的餐飲店有了明顯改善。
汪文菊說:“我們不斷加大力量,通過監管、教育、整改等多舉措并進,讓小飯館店主了解到自己做不到合規開店就會被處罰、取締,更拿不到相關營業證件,再從食品安全角度上對其進行宣傳、引導,讓其從思想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才有了如今這樣較大的改善。”
發動群眾力量進行日常巡查
越來越多居民愿“出來嘗嘗”了
不僅如此,當地還發動群眾力量,設置全科網格員,對餐飲營業和食品流通進行日常巡查,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反饋,這讓當地的小餐飲店主對于食品安全更為“神經緊繃”。
汪文菊說:“若僅靠職能部門來監管,一些細節問題的處理上還會存在死角,我們吸納群眾力量,給予他們一定補助,對涉及食品安全的多種業態進行日常巡查。比如,從業人員是否持合法健康證明、相關證明,公示牌是否上墻,營業環境是否整潔等,一旦網格員發現問題且對方拒不整改的,相關部門就會登門‘拜訪’,讓食品安全監督無死角、全覆蓋。”
通過幾年努力,當地餐飲店愈發規范,餐飲店老板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也從被動走向主動,越來越多居民愿意“出來嘗嘗”了。當地居民方女士對這一變化深有體會,她說:“以前街上的小飯館環境很差,讓人根本沒有心情坐下吃飯。現在隨便走進一家店都很是干凈、亮堂,我不想做飯的時候,也會出來嘗嘗了!”
地點:臺州市黃巖區高橋街道下浦鄭村
工業化產業聚集園替代小作坊生產環境好了產值也提升不少
在黃巖區高橋街道下浦鄭村,當地米面產業已有近百年歷史,產量占據臺州市區60%以上市場份額,是該村集體經濟壯大和村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方式,但之前,生產低小散、環境臟亂差、品牌效益低等問題,嚴重制約著產業的發展。黃巖區高橋街道黨工委書記楊云德說:“過去家家戶戶都在做米面,村里到處是小棚子搭起來的小作坊,加工廢水隨意排放,不僅環境差,食品安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但如今,走在下浦鄭村已見不到曾經的小作坊,取而代之的是工業化米面產業聚集園,不僅生產環境得到有效保障,米面產值也提升了許多。楊云德說:“近幾年,伴隨食品安全區創建工作,我們借鑒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理念,積極探索傳統食品小作坊轉型,按照‘一堂一坊一園一區一館’(文化禮堂、制作工坊、米面公園、體驗區、展示館)的規劃,累計投資1300多萬元,建成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高橋米面加工園區。”
在工業園,楊云德隨手指著眼前的一處大型設備說:“如今這些機器的效率是過去人力所比不了的,這幾年在做群眾工作和轉型規劃中遇到了不少困難,但克服這些困難后得到的成果,讓人覺得是非常值得的。”
不僅村民腰包鼓起來了村集體經濟年收入也翻了數倍
在米面產業文化禮堂,當地村民楊邦法頗有興致地向記者介紹起博物館中的一個個老物件。站在一臺木質拗面機前,他笑著說:“這個拗面機是我們這里過去做米面的主要設備,操作這臺老機器最少要5個人,還得是熟練工。”但當記者問起機器的效率時,他皺著眉頭搖了搖手:“我在這兒生活了60多年,做米面40年,我最知道情況。人是會累的,根本比不了機器連軸轉,生產效率可能比不上現在機器的一半。”
楊邦法的米面作坊如今也入駐在產業園,說起現在的收入情況,他笑得合不攏嘴,拍了拍褲袋說:“生產上去了,腰包肯定鼓起來了!”
楊云德介紹,下浦鄭村米面產業整體質量提升明顯,產量提高了1/3,銷售價格提升了1/4,園區年產米面1100余萬斤,年產值達4000萬元,經營戶收益同比增長20%;同時,米面加工園區投產3年以來,當地村集體經濟從原10萬元/年增至100萬元/年。
●食品安全百姓安心
食品安全滿意度提升到83.23%
浙江人民吃得越來越放心
自2016年3月省政府全面部署開展省級食品安全市縣創建工作以來,浙江省各地各部門始終堅持把人民滿意作為創建工作的根本指針,按照“城鄉全覆蓋、市縣全啟動、十三五全達標”的要求,構建“54321”工作體系穩步推進。
截至今年10月,全省89個縣(市、區)已有51個獲得命名,34個通過驗收等待命名,基本實現全覆蓋。創建工作取得了可檢驗、可評判、可感知的成果,群眾支持度從2016年的95.92%上升到今年的97.16%,滿意度從創建初期的68%左右提升到今年的83.23%,浙江人民吃得越來越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