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在被問及“遷往東南亞地區的產業是低端制造業,不必留住這些低端企業和低端產業”時談到,必須有一個長期繁榮昌盛的傳統產業,否則經濟就無法實現獨立自主;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如果沒有基礎的傳統制造業產業,很多所謂的高端產業根本發展不起來。
而筆者在柯橋采訪時,一位印染企業老板談起了同樣的話題。他不無傷感地提到,不少人認為印染行業高污染,應該被淘汰,或者轉移出去。他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好比學數學,一般先從數字開始,然后是加減法,再往后學習各種公式,到了大學里學習公式是怎么來的,再往深一步,就是研究公式的前提條件,提出各種猜想。環環相扣,少了哪一環都很難繼續深入到下一環。
這就好比一個工業體系,離不開基礎工業奠定的基礎。沒有基礎工業的支撐,工業很難走向縱深、走向高端。而且越是完整的工業體系,各個產業越是誰也離不開誰,產業本身并沒有高低端之分。只有各個產業協調發展,才能形成完備的工業體系。
疫情之下,產業鏈的安全引起各個國家的警覺。中國雖是全世界工業體系最完備的國家,但產業鏈也有脆弱之處。此時此景,如何對待傳統產業,值得深思。切勿隨意給產業貼標簽,更不能一刀切。畢竟,哪怕是傳統印染行業,也可以有高附加值,關鍵在于企業能提升有價值的技術含量。當然,符合環保要求是必須嚴格遵守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