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4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已達99%,人員復崗率達到94%。根據工信部對部分云平臺大數據監測顯示,4月15日,全國中小企業復工率為84%。
市場需求不足、企業生產成本上升、資金周轉困難、國際人流物流不暢造成已復工復產的企業面臨再次減產停產的風險。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精準有序推動制造業復工復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4月14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已達99%,人員復崗率達到94%。
許科敏指出,當前境外疫情快速擴散蔓延,制造業復工復產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不足、企業生產成本上升、資金周轉困難、國際人流物流不暢造成已復工復產的企業面臨再次減產停產的風險,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受到一定沖擊。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秦志輝表示,根據工信部對部分云平臺大數據監測顯示,4月15日,全國中小企業復工率為84%。
秦志輝對當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呈現的特點做了以下幾方面介紹:
一是從行業看,第二產業復工率高于生產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復工率高于生活性服務業。特別像住宿和餐飲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大家所關注的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復工率相對較低。
二是從地區看,各地區的復工復產率呈現齊頭并進的趨勢,25個省份的復工率超過80%,湖北省近日也呈現出快速上升的勢頭。
三是從企業類型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復工率高于中小企業整體水平。規模越大復工復產率越高。從這個角度看,微型企業復工復產難度較大。
秦志輝指出,隨著疫情在國外的加速蔓延,市場需求下降,訂單減少也成為當前中小企業反映比較突出的問題。
全國工商聯經濟部部長林澤炎介紹,根據調查,民營企業目前的復工復產情況主要為:大企業全部復工,中企業基本復工,小微企業大部分復工,特別是大型企業發揮了頭雁效應,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復工、復產。當然,不同規模、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企業的復工復產,還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差異。
根據全國工商聯4月上旬發布提交的調研報告,91.39%的民營企業已復工,49.99%的企業產能利用率超過了50%,24.86%的企業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全行業、全產業鏈同步恢復跡象十分明顯。其中,第三產業企業的復工率達到90%,較3月下旬上升了8.21個百分點。大型企業復工復產基本恢復正常,57.84%的已復工大型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在80%以上。
為解決疫情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全國工商聯會同100多家金融機構,推出助微計劃。截至目前,服務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等806.33萬戶,累計發放貸款3258.31億元。同時,推動地方工商聯,創新金融服務。網上銀行無接觸貸款“310”特點:即3分鐘申請,1秒鐘放貸,中間過程零人工干預。
全國工商聯研究室副主任涂文表示,全國工商聯采用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克服疫情影響,創新調研形式,對民營企業的運行狀況、對民營企業家的思想狀況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
她說,根據這些調研,總體上我們認為應該說疫情對民營企業的沖擊,在短時間內可能還不能夠完全消除,餐飲、住宿、文旅、外貿、境外投資等領域,尤其是小微企業,可能還會受到持續加重的影響,生存壓力還會加大。但是我們也看到疫情期間的新經濟、新業態、新產業也在加速發展,像在線辦公、生鮮、電商、教育培訓、互聯網視頻等領域的一些民營企業,在逆勢增長。
會議中還透露。工信部將繼續積極支持發展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新模式、新業態,帶動智能終端消費及服務的消費,加快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跟蹤抓好重大外資項目的落地。同時,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中小企業集中的紡織服裝、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等行業開展專題調研,推動扶持中小企業政策落地,研究提出進一步支持的政策建議。
目前,為了幫助中小企業紓難解困,渡過難關,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涉及到財稅、金融、社保、外貿、就業等多個方面。具體措施包括減稅費;增信貸,包括向金融機構提供了3.55萬億的低成本資金,用于向企業發放低利率貸款;降成本;緩期限,也就是到期的債務還不了的予以暫緩,國家專門規定對流動性遇到了暫時困難的中小企業給予臨時性的延期償還安排,并免收罰息 ,截止到3月底,這項政策已對約8800億企業貸款的本息實行了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