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在進博會8號館服務貿易展區中,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UL展示了智慧家居、建筑安全和健康建筑、智能制造等創新安全解決方案。這是他們第三次參加進博會。
相比較前兩年展現全球性領先的創新產品和服務,UL此次更強調中國創新,關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關鍵詞:“智慧”和“健康”。
如在現場,海爾獲得了OCF云云互聯證書,標志著其OCF通用云接口已經通過了嚴格的OCF認證。而海爾智家云通過OCF認證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也將增強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在國際物聯網的影響力。
據了解,OCF 通用云接口認證項目于2020年7月發布,是物聯網行業開創性的云云互聯認證項目。海爾集團在OCF通用云接口認證項目發布僅一個月時,海爾智家云即通過了認證,充分彰顯中國創新的全球領先性。
當前,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在提升產品品質、推動中國創新、促進消費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國際領先的標準開發和檢測認證機構的UL,在進入中國市場的40年中,一直致力于為中國制造商提供優質的本土化檢測認證服務。至今,他們已為中國超過2萬家企業提供過專業服務,助力其成功進入全球市場。
“標準制定的兩個關鍵要素,首先標準必須是足夠先進、是要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其次標準開發和修訂過程要公平透明。”
UL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馮皓表示,當一個問題出現,新的標準需求產生,首先要去尋找該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以及廠商,各方達成“制定該標準是必要的”的共識。在形成的專家組里,每個人可從自己涉及的領域提出意見,最終形成基本的內容。基本的標準內容由行業領先廠家采納,逐漸演變為行業性質的標準。當它應用到一定程度后,會向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報備,推薦其成為國家標準。
根據智研咨詢報告數據,2018年,我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39472家,較2017年增長8.66%,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811億元,較2017年增長18.21%。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及檢驗檢測市場規模保持持續增長。
盡管檢測市場預期良好,但在中國檢驗檢測高質量發展暨“十四五”規劃會議上,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慎峰曾表示,目前市場上還是存在著“朝底競爭”的問題,大家不是競相地提高標準,而是競相地放松標準,劣幣驅逐良幣。
在華40年,馮皓觀察到UL的客戶在橫向、縱向的發展需求都發生了變化。從橫向看,涉及行業越來越廣;從縱向看,客戶產品的附加值和水準正不斷提高,這也體現了中國制造業的飛躍式發展。
“企業謀求發展、擴展市場,不僅要把產品賣出去,更要有差異化競爭力。品牌差異化的關鍵在于產品的品質、新產品的開發以及功能設計的創新。”
盡管客戶的需求隨著經濟環境、市場政策、企業發展規模變化而變化,但一個不變的需求:如何幫助客戶規避風險。而檢測機構之間的差異化能力也最能在這個方面上體現。
“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所面臨的風險非常大。之前有個客戶,他的包裝廢棄物里含有的化學成分不符合當地規定被罰了5000萬美金。因為美國很多州的法律是不同的。他當時沒有考慮那一層。所以我們必須是往前端,通過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以及與頭部企業進行合作,引領標準的開發。”
在國家提倡“雙循環”的大背景下,除了幫助中國企業以更好的品質、安全性能走向國際之外,馮皓還看重國內消費市場的潛在機會。
“中國市場越來越注重質量品質和品牌。從長遠來講,我相信中國會成為一個消費者的市場。除了消費水平的提高,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創新。中國很多新創企業在應用層面的想法,放到國際上去看是非常新穎的。比如Tik Tok,國外有類似軟件,但是它的算法和它在年輕人當中受歡迎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我們希望做好一種橋梁,通過我們的技術服務幫這些中國創新、產品做得更好。”
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和消費者喜好與其他國家存在明顯差異。要把握好國內市場機會,馮皓認為團隊的運作模式、對市場的理解、與客戶合作的方式、反應速度都需要做出調整。
此外,硬件設施亦是關鍵。2019年,UL在華全資子公司——祐力(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3,000萬美金。一方面,對UL上海實驗室進行了擴建,另一方面,成立了UL常州動力電池檢測實驗室。該實驗室去年七月在常州武進高新區奠基興建,于2020年10月正式投入運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及其供應鏈提供全面的電動汽車電池檢測與技術服務。
隨著由雙循環驅動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時代的到來,UL將進一步加快中國本地化的布局,加大在中國本土實驗室的投資和中國工程師團隊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