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本期聚焦浙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十三五”發展成就。敬請垂注。
提升能級強應用
引領發展譜新篇
“十三五”以來,全省電子信息行業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加快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積極推進新技術、新服務和新應用創新發展,我省電子信息產業在高起點上保持較快增長,產業規模日益擴大,融合引領作用更加凸顯,整體競爭力處于全國領先水平。2019年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躍居全國第3位(提升2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綜合發展指數居全國第3位,電子信息產業在浙江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和戰略性作用顯著提升。
1 | 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大力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培育發展
組織實施集成電路、軟件、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產業提升行動,努力搶占新興產業發展制高點。
“十三五”時期我省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規上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9123.4億元、利稅總額2843.7億元,分別為2015年的1.94倍和1.64倍。
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5%,2019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2073.6億元、營業收入9902.4億元、利潤總額661.2億元,分別為2015年的1.49倍、1.54倍和1.37倍。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9.1%。2019年,實現軟件業務收入6109.9億元、利潤總額1740.6億元,分別為2015年的2.01倍和2.20倍。
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
2 | 創新能級顯著增強
“十三五”期間,我省聚焦增強創新力
全力推進之江實驗室、阿里達摩院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和產品推廣應用,類腦計算芯片、阿里飛天2.0操作系統、玄鐵910智能芯片等一批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杭州、德清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海康威視“視頻感知”入選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建設
一批創新能力強的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推動產業向高端化邁進。
2019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技術開發費占營業收入比重達6.1%,新產品產值率達61.7%,連續50個月高于50%;有效發明專利累計達49137件,較上年同比增長12.2%。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806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2779家;智慧視頻安防等7家入選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占全省的2/5左右。
3 | 產業結構加快升級
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發展
積極培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5G、區塊鏈、超高清等新興產業發展,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加快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
制定實施數字安防、集成電路、網絡通信、智能計算等產業鏈提升工程,強化強鏈補鏈暢鏈,打造全產業鏈產業升級。
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1008.9億元,同比增長18.4%,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貢獻率超過1/3以上。
人工智能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3%,我省人工智能領域企業數量、融資規模總量均居全國第4位。
大力推動區塊鏈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杭州區塊鏈領域全球專利數量居全國第三。
推進杭州數字安防產業集群發展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國家短視頻基地成功落戶杭州,杭州數字安防產業集群入選工信部集群名單。
加速推進5G產業發展
截至2020年9月底,已建成5G基站5.5萬個,已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5G+工業制造等等十多個領域開展了200余個試點應用,呈現加速擴展和深度發展的態勢。
4 | 企業培育加速壯大
實施“鳳凰行動”“雄鷹行動”“雛鷹行動”
推動優勢企業做強做優和“專精特新”發展,形成大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的生態體系,涌現出阿里巴巴、海康威視、大華技術、阿里云等一批優勢企業,并占據行業發展的領先地位。
2019年全省電子信息行業擁有超千億元企業1家,超百億元企業25家、上市企業111家。
2020年全省有16家、19家企業入選全國電子信息、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榜,均居全國第2位;32家企業入選全國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入選數居全國第2位。
列入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和集成電路企業53家,阿里云成為全球第三大云計算與人工智能服務商。
2019年,全省信息產業優勢企業(電子制造業30強、軟件20強)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98.7億元、利潤總額1774.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1%和18.7%,快于全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3.5個和1.6個百分點,占規上全省電子信息產業(5735家)的33.5%和73.6%。
5 | 產業集聚發展成效顯著
新型載體帶動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以高新園區和特色小鎮等新型載體帶動集成電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5G車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發展。
全省已形成了通信和計算機網絡、軟件和信息服務、通信電纜及光纜、電子信息機電和新型電子元器件及材料等5個超千億元產業集群,杭州國際軟件名城、寧波特色軟件名城建設成效明顯。
全省建有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示范、特色和創業基地34個,省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6個,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