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標準化不只是改變了傳統的標準化計劃工作方法。而是開創了一整套標準化的新方法。這一整套方法又是建立在系統理論基礎之上,徹底地遵循系統科學的整體性,結構性、動態開放性,目的性和系統的自組織原則,從而使綜合標準化成為系統科學理論與方法論的實現形式。這是標準化這門學科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近代標準化,如果從1901年英國工程標準委員會成立算起,至令已有110年的歷史。在這百多年里世界上的標準化發生了很大變化,產生了一系列優秀的標準,標準化的地位和作用今非普比。但標準化的理論建樹不多,方法變化不大,并且已經出現了諸如標準制定周期過長、速度過慢、修訂不及時,標準老化、跟不上科技發展的步伐。滿足不了個性化需求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簡單地說,就是時代進步了,而且進步得很快,但標準化的理論和方法沒有進步或進步的很慢。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時代的挑戰。現在表現得非常明顯的就是,現今的每一個標準化失誤和錯誤的指導都會給經濟和社會造成重大損失。社會越是認同和重視標準化,標準化的風險便越大。標準化發展到今天確是到了要用先進的理論和方法論來指導工作的時候了。綜合標準化把系統理論嫁接到標準化工作中取得了成功,使我們有了應對現代化挑戰的理論武器;綜合標準化把系統科學的方法論應用于標準化活動,使我們掌握了運用標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此莫定了標準化作為一門應用學科或實用技術的方法論基礎。除了系統分析方法建個綜合標準化方法論的基石之外,在綜合標準化運作過程中還會經常用到決策分析技術、網絡計劃技術、參數最佳化方法、模塊化方法。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和計算機模擬技術等正是因為綜合標準化既有先進理論的指導,又是一系列科學方法的集成,它才有可能去面對像物聯網、三網融合、汽車電子、云計算這樣的復雜系統。它不可能僅僅靠專家的頭腦風暴產生標準,它的運行程序的每一步都是科學方法的應用,每一次決策都是利弊得失的權街,每一個綜合標準化項目都是一項多學科協作的系統工程。企業經過這種戰場上的拼殺,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標準化工作者經過這樣的戰場磨練才能形成真正的標準化專業技能,也可以把它比喻成一座學校,只有從這一次次理論和方法的應用過程中,從應對一個個高難度復雜問題過程中。從各學科的交叉并用過程中,我們才有可能從實踐中總結出經驗,也才有可能把經驗上升到理論。那種建立在手工方法基礎上的標準化實踐,是永遠也總結不出指導現代標準化的理論的。標準化要想在信息時代有所作為,必須下決心摒棄那些早已過時的,沒有多大用途的思維和方法,認真理解信息時代經濟技術發展的特點,努力創造造應時代要求的理論和方法論。記住恩格斯的話,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的思維。(源自李春田老師文章《綜合標準化:標準化新契機》,特此聲明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