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也可以說是爭奪顧客的競爭,顧客青睞誰,誰就成功;反之顧客拋棄誰,誰就失敗。人們常說“顧客是上帝”。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許多企業的產品質量經過檢驗是合格的,但在市場上卻不受顧客歡迎,缺乏競爭力,銷售不暢。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研究與實踐表明:一是出在產品標準上。產品質量符合標準,但標準不一定符合市場,不一定能滿足顧客的要求。因為,這種產品標準是企業依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技術水平主觀制訂的,然后企業就把它作為目標去攻,并攻下一個合格品,但這種合格品并不符合市場,也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因此,這種“合格品”在市場銷售不暢,企業效益不好就是理所當然的。二是標準的問題出在由誰給質量下定義這個根本問題上。在計劃經濟年代,企業生產的產品只要符合政府定義的質量標準,就算合格產品,企業就算100%完成了任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質量是由顧客定義的,不符合顧客要求的產品,不管符合什么標準,顧客一概不認可。在實踐中盡管許多企業制訂標準時,也曾考慮過顧客的要求,甚至有的企業還進行過市場調研,但并不徹底。企業只有真正實行以顧客為中心的戰略,把握顧客的實際需求,才能制訂出由顧客來定義質量的產品標準。也就是說,企業要想通過產品銷售贏得市場競爭,不能只憑企業的主觀臆想和僅憑以往的經驗來制訂標準,最關鍵的是要滿足顧客需求,把顧客的現實需求與潛在需求轉化為企業標準中的質量要求,制訂出能確切反映市場需求,令顧客滿意的產品標準,然后在企業中認真貫徹實施,這樣,企業生產的合格產品就會是市場的暢銷品。作為企業標準化工作登上第一個臺階的標志,就是企業要制訂出好的產品標準,并以符合標準的產品去占領市場。一、標準形成體系才能發揮作用
企業標準化工作的第一個臺階,制訂出好的產晶標準,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企業通過制訂產品標準就能搞清楚顧客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并把這種需求在標準中用量化了的技術要求清楚地表示:出來,使企業的各方面都能通過標準知道什么叫滿足顧客要求,應該做到什么程度。但實踐表明,在企業里“只有一個孤立的產品標準是很難發揮作用的,標準化的作用要通過標準體系才能有效地發揮,僅僅有了產品標準是不夠的。因此,企業標準化工作要緊接著走。第二步建立標準體系。以產品標準為核心,包括保證產品標準實施所必需的配套標準,共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叫標準體系。眾所周知,一個產品的質量形成過程要涉及到許多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因素,這些因素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產品的質量就不可能穩定,所以,建立標準體系就是要針對影響產品質量的各種因素制訂相應的標準來加以規范,以保證其產品標準的實施和產品質量的穩定,從而使企業能以優質的產晶穩定地占領市場:也不致因質量波動失去顧客信訾而丟掉市場。二、產品開發領域是企業標準化的制高點企業要想長久地贏得市場,就一定要具備適應市場變化的應變能力,而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又主要體現在產品開發的創新能力上,這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所以,標準化只有全面支持企業的產品開發井做出貢獻,才能最終確立標準化在企業中的地位和價值。因此,企業標準化必須走好第三步。工業化時代,標準化為大規模生產奠定了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以標準化為基礎的大規模生產遇到了市場多元化、需求多樣化、個性化的強有力挑戰,并使與市場相關、為市場服務的各行各業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生產模式已逐浙在擺脫大規模生產面轉向“大規模定制式生產”。這種大規模定制生產是適應市場變化的新型生產服務方式。被認為是當今企業競爭的前沿,并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企業應該清楚地意識到這種發展趨勢遲早是要向自已發出桃戰的,當然這種發展趨勢也會給企業帶來兒爭的機遇。國內外的實踐表明,在實現這種大規模定制式生產模式的過程中,標準化是可以發輝出極其有效的作用,除了模塊化之外,產品系列組合化等也符合這個思路。但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標準化都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也沒有發展到這個深度,許多企業的標準化工作仍停留在表面工作上。有的連第一步也未走好,能走到第二步的就更少了。如果企業走好了前兩個步。那就是說這個企業能生產出標準化的產品,但仍適應不了大規模定制這種生產模式的挑戰,所以,企業標準化工作要一環扣一環地向前發展。首先制訂好產品標準,然后形成標準體系,再運用簡化、統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模塊化等這樣一些標準化形式使企業標準化向縱深推進,直到占領制高點,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企業標準化要順應這種發展變化,在走好前兩個步之后,還好堅持走好第三步。繼續向制高點攀登,才能在企業競爭的前沿創造標準化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