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準確認識技術標準戰略技術標準戰略,是組織從自身的發展出發,利用技術標準的建立和推廣,在技術競爭和市場競爭中謀求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也就是一種圍繞技術標準而制定的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的總體謀劃。(一)技術標準戰略的理解。一是以技術標準為核心對象;二是從顧客需求出發,追求顧客價值最大化;三是以使企業技術成為行業的主流標準、惟一標準和持續標準為戰略目標;四是通過控制行業標準和建立用戶安裝基礎獲取技術競爭和市場競爭的戰略優勢。(二)技術標準戰略的特點。一是威力巨大、影響深遠,即企業通過技術標準可以決定其影響市場、控制市場的能力,易產生馬太效應;二是以知識產權為起點,技術標準是專利技術追求的最高形式,即標準競爭的實質就是爭奪知識產權壟斷的競爭;三是國際性,即技術標準競爭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已逐漸蔓延到國際市場各方力量的競爭。二、正確區分技術標準戰略(一)根據實際作用范圍的層級,分為國家和企業兩個層面。從國家層面來講,技術標準戰略的目的主要是實現本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穩步發展,從而提高本國產業綜合實力。通過在國家層面制訂和實施技術標準,一方面刺激經濟發展和促進科技進步,另一方面可以爭奪在國際標準化領域的話語權,甚至形成對國外產品的貿易技術壁魚,從而更好地保護本國利益,使本國產業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從企業層面來講,技術標準戰略的目的主要是使本企業技術成為所在產業的主流標準,從而在本行業內處于競爭優勢。比較而言,在技術標準戰略選擇和實施過程中,國家和企業所處的地位是不同的。國家作為本國國家利益、公眾利益和產業利益的代言人,要從國家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出發,高本國行業、企業甚至公眾對技術標準重要性的認知程度,鼓勵企業積極將本標準國際化,適度運用技術貿易壁壘,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技術標準活動,并對企業在技術標準競爭中提供財政支持和政策引導,以幫助本國企業在國際技術標準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二)按照實施目的的不同,分為競爭性技術標準戰略和保護性技術標準戰略。所謂競爭性技術標準戰略,其目的以本國經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和增強產業競爭力,通過技術標準戰略的制訂和實施來爭取在國際標準化領域獲得更多的話語權甚至主導權。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貿易自由化逐漸成為國際主流趨勢,傳統的關稅壁魚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逐漸弱化,逐漸取而代之的是技術性貿易壁全。而技術性貿易壁全的核心內容是技術標準,因此世界各國均加緊建設和創新技術標準,并把本國技術標準國際化作為戰略性競爭手段,以爭奪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所謂保護性技術標準戰略是在兩個意義上展幵的。一是它是以保護本國經濟發展為目的,主要通過貿易技術壁全的形成為主要手段。釆用技術壁壘戰略;二是以生態環境保護為目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全球環保意識的增強,許多國家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安全、健康、環保等要求逐漸被各個國家和地區所重視,“產品對環境無害”的概念已成為指導生產和消費的趨勢。一國為了對本國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對進口產品在安全、環保、衛生等方面附加限制條件,以保護公共資源和公眾利益。(三)根據戰略主體應對方式的不同,分為爭奪戰略和創新戰略。在信息經濟時代,國家或企業之間的技術標準主要是圍繞產業標準的設立、修改和創新而展競爭,其競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行業或企業的發展利益或經濟利益最大化。各個組織、行業、或企業在技術標準尚未設立之時,為了實現其經濟利益或發展利益最大化,會努力針對標準戰略進行技術創新,通過加大技術創新和技術標準創新的投入力度推動標準協調戰略,使本企業或組織的技術標準為廣大用戶和各國或地區所接受,從而獲得有利地位,實現“價值壟斷”。標準爭奪主要是使企業專有技術成為所在產業的技術標奸,通過對技術標準的控制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當單一標準已存在或存在眾多標準時,如果企業想要獲得有利地位,就要推動標準爭奪戰略。如果已經存在舉一標準,其他渴望占有標準的企業或組織就會挑戰現有標準并推行標準取代策略,以實現其價值目的。而擁有現行標準的企業或組織,往往推動標準領先策略,以保證標準的生命力及其領先優勢;而當多種標準已經存在時,擁有各自標準的企業或組織就會對標準展開爭奪大戰,推動主流標準爭奪戰略,以實現本企業或本組織的標準領先。三、深入把握技術標準戰略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必須理解技術標準、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三者之間的關系,這是技術標準戰略實施的基礎。標準是發展變化的,以前的標準,多體現為對產品或服務的技術要求和質量要求,伴隨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標準也發生著變化,標準的內容越來越豐富,趨向于將一些技術解決方案納入到標準之中,由此,技術標準的稱謂開始出現。技術標準的范圍比標準要小,技術標準多指的是涉及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領域且標準的內容包含有一定量技術解決方案的這一類標準。所謂技術標準,是指一種或一系列具有一定強制性要求或指導性功能,內容含有細節性技術要求和有關技術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讓相關的產品或服務達到一定的安全要求或進入市場的要求。技術標準的實質就是對一個或幾個生產技術設立的必須符合要求的條件。有兩層含義:一是對技術要達到的水平劃了一道線,只要不達到此線的就是不合格的生產技術;;二是技術標準中的技術是完備的,如果達不到生產的技術標準,可以向標準體系尋求技術的許可,從而獲得相應的達標的生產技術。對于一些技術上不發達的國家來說,沒有能力來進行技術研發,就只能通過從標準體系獲得許可從而形成生產能力,除了付費之外,關鍵是要服從標準的管理。而標準管理的實質和核心是知識產權政策的制定和利用。技術標準作為人類社會的一種特定活動,已經從過去主要解決產品零部件的通用和互換問題,轉變為倡導新的技術理念,并成為技術壁壘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標準發展具有兩大趨勢:一方面技術標準逐漸成為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技術標準的競爭說到底是對未來產品、未來市場和國家經濟利益的競爭。另一方面,技術標準與專利技術越來越密不可分,對于高新技術產業來說,經濟效益更多地取決于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技術標準逐漸成為專利技術追求的最高體現形式。但是專利影響的只是一個或若干個企業,而標準影響的卻是一個產業,甚至是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所以從戰略高度上重視和加強技術標準的研究勢在必行。四、穩健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由于技術標準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創新成果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是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前導規制,關聯著社會經濟均衡發展的規則和秩序,是實現我國發展總目標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制定和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有力保障,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對我們提出的迫切要求。(一)技術標準研制和科技研發協調發展策略。該策略的實施將解決我國技術標準的科技含量問題,使我國能夠產業化的科技研發成果,迅速轉化為適應市場的標準,使其中科技水平屬于國際水平或國際領先水平的標準成為具有競爭力的技術標準。策略實施的重點是: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通過政策引導科技創新以及產業技術領域的科技研發與標準研制的協調發展;使技術標準體系與科技研發體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標準研制體系成為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逐步完善技術標準與科技研發協調發展的機制,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形成二者關系的自協調機制,強化技術標準與科技研發的良性發展。(二)技術標準化發展戰略模式策略。一項具有戰略性的技術標準被國際性的標準化組織承認或采納,往往可帶來極大的經濟利益,甚至能決定一個行業的興衰,影響國家的經濟利益。在這種形勢下,發達國家千方百計地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爭取主動權、發言權,并竭力在國際標準中反映本國的要求,體現本國利益。千方百計地爭奪制定國際標準的主導權。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的變化,我國重要產業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也將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標準的實施在各產業之間應有所側重,避免平均用力和全面趕超。要根據不同產業的技術水平、競爭能力,制定不同的標準政策。根據我國國情,我們選擇“重點競爭型”的國際標準競爭策略。重點競爭是指有重點地選擇我國優勢、特色領域,爭取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有利地位,使國際標準更多地反映我國技術要求,確保我國重點領域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優勢,從而維護國家的經濟利益。(三)標準體制創新策略。標準體制創新是指在經濟全球化的國際趨勢下,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建立一種與國際接軌的、滿足我國發展需要的新型標準體制和相應的機制。策略實施的重點是:通過明確定位標準的自愿性屬性,創立自愿性標準體制,使技術標準來源于市場,企業成為技術標準的主要起草者,從而提高我國標準的市場適用性;通過標準、技術法規、合格評定程序的有機結合,在用市場機制發揮標準作用的同時,充分利用技術法規、合格評定的手段,發揮組合效應,達到規范市場、促進貿易的作用。(四)國際標準競爭策略。該策略的實施將解決我國技術標準對國際市場適應性的問題,提高我國在國際標準化舞臺上的地位,改變經濟大國、標準弱國的形象。策略實施的重點是:通過有效采用國際標準,提高我國產品和技術進入國際市場的能力;通過實質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使國際標準更多地反映我國的技術要求;通過在我國優勢、特色領域實力主導制定國際標準,使國際標準充分體現我國重點領域的技術要求和經濟利益,確保我國重點領域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