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同樣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細胞”。在2021年03月05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及關鍵詞“企業”50余次,企業范圍既有中小微企業也有大企業,有民營企業也有國有企業,有制造業企業也有先進制造業企業,有平臺企業也有領軍企業,有內資企業也有外資企業… …報告中提到“青山常在、生機盎然”,正是國家對1億多市場主體的期待與呵護。
李晉波
智庫機構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
研究員
在十四五期間,鞏固經濟向好勢頭,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依然是我國企業發展之路的宏觀主線。
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中國市場主體的活力不減,企業數量實現正增長——2020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502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2.2萬戶,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1.4億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4516億元,比上年增長4.1%。這意味著企業服務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存量用戶。
近年來,企業服務領域涵蓋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不僅有傳統技術服務提供商,最讓人矚目的生態主平臺商也加入了行列成為主流,國內企業服務市場正迎來了一輪空前爆發。一方面業務環節的數字化已經從現場覆蓋到管理端,需要一整套的數字化IT系統;另一方面企業人力成本、運營成本持續上升,迫切需要專業化、標準化的各類型服務“管家”,幫助提升效率,降低人力、管理及運營成本。
企業服務市場需求巨大,但在目前,企業服務的數字化和標準化卻大大落后于市場主體發展需求,供需雙方亟待變革:需要服務的企業大多數找不到專業的服務機構,收費亂象、效率低下層出不窮。從事企業服務的公司也缺少相關標準化的流程和服務,以上都是行業亟待解決的痛點。
智能經濟基礎建設的水平,決定了中國在新一波技術紅利的全球格局中能否占據更有利的位置。數字“新基建”已成為下一個經濟周期的重點。首先企業數字化將成為未來經營架構的基礎模式;其次,率先上船數字化的企業,無疑將在同業態競爭中,快人一步且占據先機。但對于企業服務市場來說,從1到10的覆蓋還在進行。
數字化的企業服務賽道上,企業服務廣泛應用在先進制造業、交通運輸業、智能物流業等各個產業門類,縱向應用則延伸到企業日常運管各個方面,如幫助企業注冊工商、財務管理、稅務籌劃、知識產權管理的財稅工法企服平臺;輔助員工招聘、人事管理的人力資源企服平臺等等,全方位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現階段,企業服務已滲透到經營管理全部鏈條,延展涉及多個細分環節,諸如人力資源、財稅工法、協同辦公、品牌設計、知識產權、數字營銷等等,企業服務本質上具備多樣化的應用場景。但市場之大,卻缺乏真正的企業服務標準化平臺。
牛獻忠
中央黨校政研室研究員
全國公共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
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特征的‘新基建’正在鋪開,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逐步開始將數字化企業服務滲透到經營管理各個方面。一方面宏觀政策鼓勵數字經濟發展、產業互聯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降本增效;一方面微觀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更加聚焦主業,將非核心的企業內部運管職能進行服務外包,提升運管效率。誰將成為中國數字‘新基建’趨勢下的企業服務先行者?目前在中國企業服務市場,標準化的企業一站式服務品牌還是空白。
當前國際競爭加劇、國內競爭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近年來,政府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千方百計保護市場主體,進而穩住中國經濟基本盤。
“放管服”的背后是政府權力做了“減法”,市場活力做了“加法”,我們常把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比作“兩只手的關系”,政府是一只有形的手,市場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只有有形的手不亂伸,無形的手才更加有活力。
徐憲平
國務院參事、國家發改委
原副主任
“放管服”的終極目的是市場平衡下創造創新創業的新環境。隨著“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在該趨勢下釋放了巨大的市場活力,大量事務由企業服務平臺承接,給企業服務機構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企業需轉變之前被政府管控的思維定式,主動去第三方市場尋求適合企業各個階段的專業化服務;另一方面市場上需要一些專業的企業服務平臺,通過更加高效率、標準化、數字化的手段積極對接服務企業。這就要求專業企業服務平臺要更加主動積極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為中國企業的創新發展保駕護航。
為了確保權限下放后能“接得住、管得好”,企業服務平臺必須規范健康運行、提升治理效能。國家治理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第三方企業服務平臺能夠規范發展提供標準化的服務體系,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標準化助力中國企業
2021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中,中國政府表明更大力度改革,培育更加活躍更有創造力的市場主體,中國企業邁向新征程。企業服務已不再是新生事物,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呼吁一些真正有影響力的、標準化的企業服務平臺助力護航企業發展,用標準化手段更好的服務企業,助力中國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