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誕生,最初源自人類的安全本能需求,隨著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深入,衣物隨之逐步升級。劈麻、繅絲、紡棉、織布,人們對品質生活的不懈追求使傳統的紡織原材料從供應到質感都不能再承載現代時尚的需求。莫代爾、的確良、尼龍,越來越多的化學纖維產品被大眾所熟知;麂皮絨、皮膚衣、九孔被,各種爆款產品都源于化學纖維的發展與創新。
化纖行業的發展歷程
化纖行業的快速發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的偉大成績的一個注腳,也是中國從制造業艱難起步到制造大國再到制造強國的歷史見證。化纖行業的轉型升級成為“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的最佳實踐。
化學纖維工業的建立和發展,對解決我國紡織工業原料短缺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世紀伊始,我國化學纖維產量達到694萬噸,正式取代天然纖維(年產520萬噸),成為支撐我國紡織行業發展的主要紡織原材料。如今,化纖產業早已成為紡織產業鏈的主要原材料,年產量超過6000萬噸。在其支撐下,我國紡織工業纖維加工總量占世界一半以上,其中化纖占比超過80%。化纖工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
加快推進化纖標準化建設
化纖行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源于化學纖維產業的標準工業品屬性,工廠生產的化纖產品,相比于棉花這類農產品受到的外界干擾更小、生產穩定性更強、雜質含量更少,既利于大規模復制生產,也利于下游優化工藝參數,提升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基于人工合成的化學纖維產品,通過調整分子結構可以衍生出不同強度、模量、回潮率、彈性的多種化纖子產品,通過調節加工工藝更可生產出不同纖度、卷曲度、長度及功能性的差異化產品。可以說化學纖維的工業品屬性非常便于制定統一的標準進行規范,而層出不窮的差別化纖維產品,也急需標準進行配套支撐。
2011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已達3362萬噸,占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的73%,但國標數量僅有34項,而當年我國各類天然纖維產量共計750萬噸,卻早已制定有115項標準。標準數量與行業體量的顯著差距開始制約行業的發展,在此背景下,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在國家標準委等相關部門領導下,持續推進標準體系建設,并加速籌建全國化學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全國化學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建期間,相關部委、協會、行業專家先后進行了多次調研,考察生產現場、參觀產品展示、聽取企業匯報,就推動和加強化纖標準化工作展開了深度座談。經過行業多方的共同努力,逐漸形成了與通用基礎標準、方法標準和產品標準相配套,覆蓋化纖專用料、化學纖維、化纖后加工產品等門類的化纖標準體系,為引導化學纖維標準化工作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標準化建設碩果累累
高質量標準持續供應。隨著化纖標準化工作的持續開展,化纖行業的標準供給逐步跟上了行業發展的腳步。如GB/T 35748-2017《聚四氟乙烯長絲》、GB/T 35442-2017《對位芳綸短纖維》等一批高性能纖維標準的制定,在高精尖領域的技術進步、提升產品質量和規范市場秩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底,化纖行業共制定標準369項,包括國際標準6項、國家標準55項、行業標準250項、團體標準58項。此外,為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對行業節能環保、安全生產提出的相關要求,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組織編制了GB 36889-2018《聚酯滌綸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T 18916.25-2016《取水定額 第25部分:粘膠纖維產品》等標準。
創新發展團體標準。2015年,作為首批團體標準試點單位,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按照國家標準委團體標準試點工作要求,組建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生產企業、檢測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和相關上下游企業等專家共同參與,開展了切實有效的工作。以標準帶動產品質量提升、規范市場秩序、推動新產品的市場推廣為原則,協會標準有意偏重功能性纖維、循環再利用、生物基化學纖維、高性能纖維標準項目。截至2020年底,協會現行標準已達到58項,《綠色纖維評價技術要求》《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滌綸)行業綠色采購規范》《仿棉聚酯纖維》和《纖維用褐藻酸鈉》4項標準入選工信部應用示范項目名單。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2019年被評為全國28家團體標準培優計劃單位之一。
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化纖行業在國際上并無完全對口的國際標準化技術組織,化纖國際標準化工作主要對接ISO/TC 38/SC 23/WG 6(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纖維和紗線分技術委員會/化學纖維工作組)。為推進我國化纖標準走出去,經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倡議,借助亞洲化纖聯盟(ACFIF)組織成立了亞洲化纖聯盟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中國擔任聯合秘書處。以此為平臺,中國化纖企業開始引領化纖標準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組織相關國家協作推進ISO提案立項和專家投票工作,擴大我國在TC 38中的影響力。WG 6工作組制定發布ISO標準6項,在研標準1項,均由我國主導制定。
標委會成立引領行業發展
毛主席曾寫過“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詩句。化學纖維的應用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傳統服裝領域,上到宇宙飛船,下到海洋纜繩;小到個人健康防護,大到國家環境治理,處處都已布滿化學纖維的身影。標準一直是化纖開疆拓土、擴展應用領域最堅實的支撐。如今,化纖行業已經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標準體系框架,并為7大化纖子行業的數百種差異化產品提供技術支撐。全國化學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586)在各方的努力下,經過12年的申請籌辦,也終于在2020年獲批成立。
標委會的成立,為化纖行業標準化工作構建了高層次協調和溝通的平臺,是促進行業高質量持續發展的技術支撐,是為化纖國際標準化作出更多貢獻的堅強后盾,也是化纖行業面向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的重要抓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化學纖維標準化工作的新篇章,正由這一代化纖人譜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