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趙姍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532167億元,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其中,二季度兩年平均增長5.5%,高于一季度增幅。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及學者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十足,上半年經濟“開門紅”為實現“十四五”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下半年要做好防風險與穩增長的平衡,確保在平穩中快速復蘇。
效益與速度同步提高、微觀主體得實惠多、風險降低
“上半年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十足,突出表現在效益與速度同步提高、微觀主體得實惠多、風險降低。”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學工對本報記者說。
孫學工表示,今年上半年,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家庭和政府三大主體均呈現收入增加、杠桿率下降的有利局面。
從企業部門看,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萬億元,同比增長83.4%,兩年平均增長21.7%,大幅高于疫前水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11%,達到1996年以來的最高。利潤改善有力地降低了企業部門的債務風險。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3%,已經回落至疫前水平,一季度非金融企業杠桿率下降0.9個百分點。
從家庭部門看,作為收入基礎的就業改善明顯。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比上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也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在就業的帶動下,今年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12.0%,兩年平均增長5.2%,基本與經濟增長同步。家庭部門的財務狀況更加穩健,一季度家庭部門杠桿率下降了0.4個百分點。同時,收入分配格局有所優化,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61,比上年同期縮小0.07。
在繼續實施減稅降費的情況下,政府財政收入出現明顯恢復性增長,1-5月份公共財政收入24.2%,兩年平均增長3.6%,已基本與2019年同期增速持平。降低政府杠桿率目標也取得積極進展,一季度政府部門杠桿率下降了1.3個百分點。
結構升級是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的最大亮點
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周景彤對本報記者表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為實現今年全年乃至“十四五”規劃目標開了個好頭。他認為,上半年經濟運行主要呈現以下三大“亮點”。
一是創新戰略持續發力,新動能推動經濟結構高級化。結構升級是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最大亮點。生產方面,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13.2%,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30%。消費方面,與線上消費密切相關的郵政快遞、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的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7%以上景氣區間;全國網上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長15%,比一季度加快1.5個百分點。投資方面,高技術產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長14.6%,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7.1%、9.5%。
二是經濟景氣持續恢復,GDP增速“名降實升”。上半年GDP增長12.7%,盡管名義上比一季度回落了5.6個百分點,但兩年平均增速為5.3%,比一季度卻加快了0.3個百分點;二季度GDP兩年平均增速為5.5%,比一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
三是需求回升疊加低基數,企業效益顯著改善。今年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34247億元,同比增長83.4%,兩年平均增長21.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11%,比2020年1-5月份提高2.05個百分點。
“盡管上半年我國經濟實現了‘開門紅’,但下半年經濟運行環境可能會與上半年有較大不同。須密切關注國際政經關系縱橫捭闔新變數、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外溢效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向下方向更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等帶來的沖擊和影響。宏觀政策要增強前瞻性,未雨綢繆,做好政策儲備和應對這些風險的準備。”周景彤說。
未雨綢繆防風險深挖內潛穩增長
“2021年下半年,全球可能面臨著疫情變化引起的經濟格局調整和前期超級寬松后的金融政策轉向所帶來的不確定、不穩定狀態。因此,下半年的防范風險與穩增長需要同等高度重視。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需要未雨綢繆地做好風險防范。同時,要加緊優化內部結構,深挖內部潛力,做好防風險與穩增長的平衡,確保在平穩中的快速復蘇。”莫干山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紀飛峰對本報記者說。
紀飛峰表示,我國經濟雖然穩中有進,但依然受到了疫情和貨幣政策的影響,存在著基礎尚不牢固、不平衡加劇、局部風險尚存等問題。
首先,從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到,房地產投資銷售和進出口大幅增長,而基建、消費的增速仍未恢復至往年同期。這顯然與貨幣寬松導致市場通脹預期強烈、疫情反復導致海外生產難以恢復有關。
其次,受疫情等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現象進一步加劇。東部地區受益于進出口和房地產投資等利好,經濟強勁,不管是總量還是人均經濟數據均提升較快。而東北、西北等地區則進一步下滑,東西差距、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
再次,受全球持續的寬松貨幣政策影響,導致我國經濟金融領域的一些風險顯性。例如,主要由國際定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一方面導致嚴重的金融泡沫,另一方面我國作為大宗商品主要進口國承受較大壓力。中下游制造企業也正面臨原材料上漲、產品銷售不暢等多重壓力。
紀飛峰認為,防范風險應對外部沖擊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是優化內部結構、挖掘內部潛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因此,一方面要積極持續地優化經濟結構,比如,積極緩解居民的住房、教育壓力,擴大居民消費,提高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比重,降低過度依賴房地產投資和政府投資帶來的高負債風險。同時,也可以適度降低我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另一方面,要深挖經濟的內部增長潛力。例如,東西差距、南北差距、城鄉差距等反映出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充分,但同時也說明這些地區和領域存在著巨大增長潛力。中央正在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東北振興、老工業區轉型、區域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正是要加快推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通過抓住不平衡、不充分這一主要矛盾,推動我國經濟的新一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