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聚焦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等對未來一個時期勞動力供需產生較大影響的長期性、趨勢性問題。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應用步伐的加快,對就業會產生更多結構性影響,簡單重復性越強、標準化流程化程度越高的行業,越容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他們認為,要提升勞動者智能化技術通用技能,持續更新個人知識技術儲備,不斷提升人力資本平均水平,同時發展人工智能的衍生產業、高端服務業,以減小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應用對就業的沖擊。
就業替代效應持續顯現
“人工智能既能促進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就會產生就業替代效應,總體來說,就業創造效應大于就業替代效應。”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原倩認為,人工智能帶來的新產業新業態新需求的“增量”將明顯超過其所替代的“存量”,并且發展時間越長,個中差距越大。其中,在低技術含量、低創新水平和低靈活性的行業和環節就業的勞動者,受人工智能的沖擊更大,在高技術含量、高創新程度和高靈活性的行業和環節就業的勞動者,受到的沖擊將相對較小。
在北京海淀區經營著一家餐廳的姚先生告訴本報記者,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真真切切地影響著他的經營方式。“最明顯的就是服務人員的配置。很多餐廳還流行使用機器人傳菜,既方便準確又節省人工成本。只需要稍微調整一下店內的桌椅分布,留出適合機器人行走的空間即可。”姚先生說。
不過,姚先生認為,諸如廚師等需要創新、個人特色明顯的工種,短時間里還難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總而言之,隨著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應用步伐的加快,對就業會產生更多的結構性影響,簡單重復性越強、標準化流程化程度越高的行業,越容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即承擔程序性工作的勞動者,如數據分析員、機器操作員等,更容易面臨失業風險,而如文藝工作者、廚師等承擔非程序性工作的勞動者面臨的失業風險相對較小。
下一步如何應對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應用對就業帶來的影響?《規劃》提出,要建立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應用對就業影響的跟蹤研判和協同應對機制,避免其就業替代效應短期內集中釋放。
對此,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建議,一要將各類就業新形態納入國家“就業優先政策”,鼓勵和支持靈活就業,并將其納入就業監測體系,把握新就業動態和趨勢,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二要健全失業預警機制,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提高人才供應和市場需求匹配度,減少勞動者轉崗和搜尋成本。三要建立適應數字化轉型的教育培訓制度。一方面,要讓數字技術成為教育的“必修課”,支持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和社會化機構等開設針對性課程,開展數字知識和技能教育,滿足數字化轉型對高技能數字化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支持市場發展各種技能培訓,創新培訓方式,建設開放學習平臺,滿足終身學習需求,持續增強勞動力對技術變革的適應能力。此外,還要發展人工智能的衍生產業、高端服務業,進一步減小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應用對就業帶來的沖擊。
對于個人而言,中國人民大學講師黃澤清表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先進手段提高學習效率,做好心理和技能的儲備。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人類的天然優勢,包括思維能力、多維度的模式識別以及高度復雜的人際溝通等能力,并積極提升這些能力以適應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即使未來人工智能非常接近目前的人類思維,也可以綜合上述能力創造出更高層次的思維和意識,以減少人工智能的就業沖擊。”黃澤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