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工作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技術性工作,建設一支專業過硬、技術精良,在國內具有領先水平并能緊緊跟蹤國際前沿的技術隊伍是十分必要的。同時,許多標準的制定還需要實驗數據和生產實踐的驗證等等。除了調動和組織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進行外,對技術人員從事標準制修訂工作的培訓,實行人員和知識的更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本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標準和標準化工作的市場取向日趨明朗;企業將逐漸取代政府成為制修訂標準的主體;標準作為一種特殊的技術產品,其生產過程將日益公開、透明并成為專家廣泛參與的產物;政府將由標準制修訂的直接組織者逐漸成為標準和標準化工作的監護人、委托人和第一用戶;標準生產中的各項投入不但要準確核算,也要開辟多種渠道,合理解決。與此同時,標準在轉讓時,既要滿足公眾利益的需要,不以盈利為目的,也要適當地收取成本,實現投入和產出的良性循環。在這種機制下,各類標準化的技術委員會將不再具有行政色彩,而成為標準的生產車間。整個標準化生產體系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各級標準化組織靠生產技術標準這種特殊產品為政府和全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并從中獲取相應的回報,實現自身發展的良性循環,從而最終走上與發展我國社會本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標準化發展之路。
這是一個大趨勢,認清這樣一種趨勢,找到這樣一條道路,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對于我國各級政府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一是可以減輕政府的經濟負擔,這種經濟負擔不單中央政府、各行政主管機構有,各級地方政府也有。其中既包括標準制修訂經費的投入,也包括管理和人員經費的開支,甚至包括低水平重復建設和重復投入。二是從精力上也可以使各級政府從繁雜的具體性事務中解放出來,從而大大縮減行政成本。三是可以使各類人員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觀念,重新認識和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盡職盡力地為發展先進生產力服務,為市場服務,為最大限度地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服務。其二、對于企業來說,直接參與標準化工作,可以使企業保持技術上的領先作用,從而直接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并在競爭中爭得了主動權。其三、對于全社會來說,可以進一步增強標準化意識,用標準化保護廣大消費者的自身利益,用標準化規范企業的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促進誠實守信,建立良好的行為規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