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應急管理部辦公廳聯合印發的《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情況進行了介紹。
據介紹,《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是,到2023年底,個體防護裝備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重點個體防護裝備產品標準水平持續提升,主要性能指標與國際、國外發達國家保持基本一致,個體防護裝備國際標準取得重點突破。推出一批重點行業個體防護裝備配備標準,配備標準對生產經營單位個體防護裝備的規范作用初步顯現。重點個體防護裝備質量監督抽查,重點行業、領域個體防護裝備配備的執法檢查得到有效開展,個體防護裝備標準管理、產品生產、檢驗檢測、配備使用及實施反饋的閉環機制基本形成。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行動計劃》的主要工作包括:集中發布實施一批個體防護裝備國家標準,加大個體防護裝備領域國家標準的有效供給;深入開展標準宣傳和培訓,按年度制定并發布標準宣貫計劃;強化個體防護裝備質量安全監管,以問題為導向,突出抽查重點產品和重點領域;加強個體防護裝備產品的認證認可有效供給,不斷提升相關檢驗檢測機構技術能力和人員水平;加強個體防護裝備配備的執法檢查,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開展中小微企業個體防護標準化工作幫扶,組織編制個體防護裝備安全管理標準化模板。
據介紹,個體防護裝備(又稱勞動防護用品)是保護勞動者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與職業健康所必備的一種防護裝備,對于保護勞動者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免遭或減輕事故和職業危害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保護勞動者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和“紅線”。截至2021年底,全國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面部、頭部、聽力、呼吸、服裝、手部、足部、墜落等8大防護領域制定了91項國家標準,還有28項國家標準正在研制,初步搭建了個體防護裝備標準體系。91項國家標準中采用ISO標準的有20項,我國也牽頭提出了《呼吸防護 選擇、使用和維護》等3項國際標準,主要產品的標準水平基本與國際水平一致。尤其是已于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范 第1部分:總則》《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范 第2部分:石油、化工、天然氣》《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范 第3部分:冶金、有色》《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范 第4部分:非煤礦山》等4項個體防護裝備配備強制性國家標準,是我國首批重點高危行業、領域個體防護裝備配備標準,將為高危行業從業人員的個體防護管理提供配備、執法和監管依據。
我國是個體防護裝備產業規模增長最快的國家,國內個體防護裝備產業規模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長。以防護口罩產品為例,截至2020年底,我國口罩日產能從2020年1月底1000萬只提高到5億只。同時,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個體防護裝備在標準、產品、檢測和配備等方面依然存在明顯差距和不足,標準供給存在短板和弱項,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檢測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企業配備水平良莠不齊,日常監管力度有待加大。
根據工作安排,市場監管總局、應急管理部將會同各有關部門加強組織協調,穩步推進專項行動落地實施,并將個體防護裝備標準的實施應用情況納入地方黨委政府安全與質量相關督促檢查,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同時及時總結專項行動工作情況和典型經驗,做好專項行動的宣傳引導工作,確保專項行動各項工作取得實效,更好維護勞動者的健康安全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