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日報 四川日報 新疆日報 西藏日報 青海日報
編者按: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后,我國邁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階段。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強化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措施,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增強脫貧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過去一年,浙江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基礎上,深入開展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和對口合作工作,為全國共同富裕進程積極貢獻浙江力量。
下一步,浙江要如何賦能國家共同富裕大局?今天,浙江日報與四川日報、新疆日報、西藏日報、青海日報聯動,就如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邀請代表委員發表真知灼見。
全國人大代表、臺州市工商聯主席陳保華。
全國人大代表、臺州市工商聯主席陳保華:
產業聯動,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完善先富帶后富的幫扶機制,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要任務,深入實施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是其中要義。全國人大代表、臺州市工商聯主席陳保華認為,我省要做深做實以產業促增收。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增強脫貧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實現產業聯動是浙江過去一年探索出的有效路徑。陳保華代表認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同城鄉協調發展、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走向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
“我省精準把脈對口地區鄉村發展優勢資源,布局優勢產業,有效提升了產業鏈價值。”陳保華代表介紹,我省在那曲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培育藏藥種植基地,貝母引種項目每畝年收益達到5000元以上。
“此外,我省還把‘兩山’轉化經驗復制到對口地區,在海西打造‘兩山’實踐創新基地,麗水向瀘州推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經驗。”陳保華代表表示,這一系列實踐都是浙江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先行探路的有力舉措。
接下來,如何通過對口工作,為國家共同富裕大局作更多貢獻?作為民營企業家,陳保華代表表示:“浙江民營企業發展繁榮,要充分發揮好民營企業在對口工作中的優勢作用,讓民營企業成為我省參與對口工作的主力軍。”陳保華代表提出三方面建議,一是企業要積極就地吸納中西部地區勞動力就業,并承擔起務工人員勞動技能提升的責任,保障民生就業問題與解決相對落后地區人口收入問題;二是將技術、資金、管理、人才等更多優質要素引入中西部,將發展之源注入中西部地區,結合當地特色,調動積極性、因地制宜,從根源上促進中西部區域協調發展;三是要廣泛發動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對口工作,更要重視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以及勞動者技能的提升。“要更注重從教育上推動發展,進而實現共同富裕。”陳保華代表說。
據了解,當下我省教育幫扶不斷深化,已實現從學前、中小學到大學,從普教、職教到特教的結對全覆蓋模式,開通空中課堂、空中教研實現同步教學,開放“之江匯”教育廣場,共享1200門網絡課程、3萬個在線微課。
陳保華代表建議,接下來我省要堅持對口雙方資源優勢互補,鼓勵幫扶形式改革創新。要立足幫扶雙方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開展對口工作,實現幫扶雙方優勢互補、長期合作、實現共贏,努力探索先富幫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新途徑新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巴中市委書記何平。四川日報記者 歐陽杰 攝
全國人大代表、巴中市委書記何平
借鑒成功經驗 練就發展內功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了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要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極大增強了我們的信心和決心。”全國人大代表、巴中市委書記何平說。
為推進共同富裕,去年,根據中央部署,浙江與四川開啟新一輪東西部協作。金華市與巴中市“結緣”,兩地所轄4個市(縣、區)分別結對,金華市8名掛職干部和第一批59名專技人才跨越山海,與巴中干部群眾一起攜手并進。
在何平代表看來,新一輪東西部協作的作用和意義,可概括為“四個重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平臺;西部地區向東部地區學習提升的重要契機。
新一輪東西部協作的第一個年頭,金華市和巴中市就合力交出“亮眼答卷”——52個協作項目全面完成年度任務,到位資金1.78億元。“金華不僅給老區巴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資金、項目,還給我們帶來了先進思維理念和工作方法。”何平代表舉例說,巴州區借助義烏市優勢資源,“四位一體”打造川陜渝結合部商貿物流中心,構建浙川雙向循環發展體系,進一步豐富了當地鏈條式發展產業的理念;南江縣借鑒東陽市數字化做法,打造巴中首個農業云平臺,為數字化手段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探索。此外,金華各界也踴躍到巴中開展社會幫扶,去年以來捐款捐物超過2200余萬元,彰顯了大愛。
何平代表介紹,下一步,思維理念的協同、產業發展的協同、鄉村振興的協同,將是金華和巴中兩地開展協作的共同著力點。“東西部協作,最根本的是要學習借鑒東部地區改革發展的成功經驗,為我所用,練就發展內功。在產業協作方面,金華作為先發地區,經過多年發展,有騰籠換鳥的需求,巴中可供開發的資源和空間比較大,兩地產業發展互補性強。在鄉村振興方面,雙方將組團式布局來料加工、農產品精細化加工、村容村貌提升等項目,探索山區鄉村振興新路。”
對進一步深化東西部協作,何平代表也提出建議:“希望能進一步出臺政策,推動企業融合發展、產品融合發展、人才融合發展,積極引導東部企業和資源到巴中投資興業,著力構筑國內統一的市場體系,推進‘西產東輸’‘東產西進’,構建東西部產品流通雙向循環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溫宿縣吐木秀克鎮黨委書記廖朝陽。新疆日報記者 崔志堅 攝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溫宿縣吐木秀克鎮黨委書記廖朝陽
堅持民生優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靠共同奮斗,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共同富裕的路子應當怎么走?
“培育鄉村特色產業一定要把因地制宜、尊重客觀實際作為工作立足點,以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為出發點,深挖農產品的最大價值。”全國人大代表、新疆溫宿縣吐木秀克鎮黨委書記廖朝陽說。
廖朝陽代表工作的吐木秀克鎮,是一個農牧結合的邊境鄉鎮,土壤貧瘠,產業小、雜、散,支撐經濟發展的動力、后勁明顯不足。
當地政府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精準分析該鎮現狀,在林果業、畜牧業、特色養殖業、特色加工產業、設施農業、旅游業等特色產業延鏈、補鏈、拓鏈、強鏈上下功夫,加快建立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利益聯結緊密的一體化產業鏈。
目前,該鎮已形成“六個萬級”優勢特色產業,擁有8.32萬畝林果業“特色帶”,2萬頭牛、15萬只羊、40萬只雞、200萬只肉兔特色養殖“圈”,“千座大棚、萬棒黑木耳”特色作物,不僅優化了產業結構,還帶動了就業、促進了農民增收。
廖朝陽代表說,回望吐木秀克鎮走過的每一段發展歷程,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和成就,都離不開浙江對口援疆的鼎力相助。
多年來,浙江充分發揮浙商優勢,積極引導企業家投身援疆工作。針對受援地實際,浙江以“一縣一品一鏈”為導向,深化推進“萬畝億元”工程,強化優良品種選育、技術研發平臺、重大產業化平臺等支持,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各類專業合作組織,推動農副產品加工業精深化發展,促進設施農業、特色農業、休閑觀光農業提升發展,提高受援地農業產業化水平,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以溫宿縣為例,金華市聚焦鞏固脫貧成果、民生保障和鄉村振興,打造了金華新村、帕克勒克村、果林村、塔村等一批有特色、有亮點的鄉村振興示范點,有力助推溫宿全域鄉村振興。”廖朝陽代表說。
在推進產業援疆方面,金華市扎實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和“十城百店”“百村千廠”“萬畝億元”援疆工程,不斷助力當地農特產品拓展市場;創新拓展智力援疆,有效幫帶當地干部人才能力素質提升,在智力援疆上久久為功;深入實施文化潤疆,持續擦亮“浙阿百校十萬‘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品牌,深入打造黨建引領與基層文化陣地示范工程,推進兩地優秀地域文化交融共鑒。
共同富裕,是一個共同奮斗的過程。廖朝陽代表表示,應在不斷推動鄉村產業健康發展、優化鄉村人才生態、弘揚文明新風尚、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夯實鄉村振興組織基礎上狠下功夫,不斷夯實共同富裕堅實基礎。
針對進一步開展對口援疆工作,廖朝陽代表建議,要更深入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推動疆內外群眾互動往來。堅持民生優先,不斷加大援疆資金項目在民生、基層、重點區域的傾斜度,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同時要創新拓展智力援疆,用好援疆項目,不斷增強“造血”功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農業提質增效和鄉村產業提檔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西藏那曲市比如縣恰則鄉那村黨支部書記次仁措旦。
全國人大代表、西藏那曲市比如縣恰則鄉那村黨支部書記次仁措旦
讓邊疆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艱苦奮斗,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全區各族兒女沐浴幸福,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邁上新征程。
“我們特別感謝兄弟省市高度重視援藏工作,積極承擔起主體責任,加強同西藏自治區的協調配合,努力在改善基礎設施、加強生態保護、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展特色產業等方面既‘輸血’又‘造血’,對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維護社會長治久安起到了重要作用,讓邊疆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恰則鄉那村黨支部書記次仁措旦說。
那曲市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西藏自治區條件最艱苦的地市之一。1995年5月,肩負中央和浙江省委的重托,浙江省第一批援藏干部抵達那曲。27年來,共有9批600多名浙江省援藏干部,相繼來到距離浙江4000公里的雪域高原。27年過去,用滄桑巨變形容那曲毫不夸張,這片永凍土上,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跨越式發展。
“援藏人,是雪域騰飛的助跑者。”次仁措旦代表由衷地說,像第九批杭州援藏工作組在那曲市色尼區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期間,圍繞“色尼所需,杭州所能”目標,接續推動科學援藏、項目援藏、產業援藏、民生援藏、“三交”援藏、智力援藏,創辦西藏首個區縣級內地援藏班、建設“數字色尼一張圖”1.0版項目、成立西藏海拔最高的內分泌專科、啟動“抬頭挺胸·重塑脊梁”圓夢行動、積極推動異地就業等,用奉獻詮釋初心,用實干踐行使命,得到當地干部職工和牧民群眾點贊。
次仁措旦代表說,下一步,在深入實施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的大背景下,期待能進一步圍繞“建設美麗幸福西藏,共圓偉大復興夢想”中心工作和“著力推進‘四個創建’、努力做到‘四個走在前列’”重大主題,充分發揮浙江民營經濟、數字經濟、市場發達等先發優勢,大力推進產業合作、消費幫扶和勞務協作,探索共建園區、飛地經濟等利益共享模式,繼續用心用情加強幫扶。
具體來說,希望進一步加快打造浙江援藏工作升級版,以西藏自治區和那曲市“十四五”規劃為基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多措并舉助力脫貧群眾防返貧、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確保“十四五”規劃項目落地、發揮實效。希望進一步促進產業援藏升級高效,按照“那曲所需,浙江所能”的原則,積極為那曲市經濟謀發展、人民謀幸福。希望進一步鞏固提升民生援藏,這是援藏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落腳點。希望進一步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三交”援藏合作,打造兩地合作的情感紐帶和相互交往發展的平臺。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海西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金花。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海西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金花
發揮生態優勢 提高發展質效
“要實現共同富裕,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前提。總書記親自擘畫點題,特別是在青海兩次提出‘四地’建設戰略目標,是我們前行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全國政協委員、青海海西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金花表示。
過去一年,海西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經濟保持穩步恢復,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13.78億元、增長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海西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海西州注重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金花委員認為,今后要緊抓推進共同富裕的三個載體。
第一,要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這個產業體系必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還必須是高質高效高產的發展,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統籌性。第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統籌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培育壯大鄉村特色種養、鄉村旅游、休閑農牧業。第三,要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辦好教育,提升醫療衛生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繁榮文化體育事業。
金花委員認為,堅持生態和可持續發展是海西最突出的優勢,也是推進共同富裕最堅實的底氣。
“要做好做強生態旅游產業,探索以生態塑造旅游品質、以旅游彰顯生態價值的文旅融合發展路子,培育一批紅色游、生態游、康養游、冰雪游、研學游、民俗文化游等優質產品,逐步實現海西旅游由過境地向目的地轉變。”金花委員認為,下一步,海西應深挖生態賦予的優勢和潛力,錨定綠色循環發展目標,做優做大綠色有機農牧業,發展壯大枸杞、藏羊、牦牛、藜麥、柴達木雙峰駱駝等特色優勢產業,打響“祖國聚寶盆·神奇柴達木”品牌,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致富增收路子。
當前,“一帶一路”倡議、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機遇在海西疊加推進,長江經濟帶、蘭西經濟區、成渝經濟區等周邊地區發展紅利持續釋放。金花委員認為,要抓住發展機遇,擁抱政策紅利。海西作為青海省“兩核一軸一高地”區域發展布局核心增長極、青海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門戶樞紐、向西向南開放橋頭堡,這些都為海西推進共同富裕提供了體制機制優勢。
浙江對口支援海西州。當前,浙江正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對海西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金花委員建議,希望浙江能夠繼續助力海西實施“四地”建設,結合海西資源,利用浙江優勢,加強鹽湖產業開發、清潔能源項目招引、文旅資源推介、有機農畜產品消費協作。助力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謀劃實施植樹造林、林木養護、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能力提升項目。同時,助力民生改善,加快補齊教育、醫療、就業、養老、基礎設施等領域短板,搭建完善交流平臺,系統性提升教育醫療服務水平。
【浙江新聞+】
對口工作“浙”一年
■2021年,我省全力打造對口工作升級版,形成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和顯示度的成果、亮點、模式,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先行探路,打造了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金名片,對口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精準發力鄉村振興成效顯著。我省在規劃、資金、人才等方面傾斜聚力,大力實施一系列硬件設施改造,成功打造新疆阿克蘇巴格其村等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青海海西紅柳村等高原美麗鄉村發展成鄉村旅游網紅打卡地。此外,我省還精準把脈對口地區鄉村發展優勢資源,精準布局優勢產業,有效提升產業價值鏈。
■助力高質量發展亮點紛呈。組團式教育不斷深化,實現從學前、中小學到大學,從普教、職教到特教的結對幫扶全覆蓋;組團式醫療不斷拓展,“以院包科”助力對口地區醫院建成一批特色學科;促進就業力度不斷加大,東西部協作工作中幫助農村勞動力就業人數完成率、幫助脫貧人口就業人數完成率等指標位列全國第一;民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80%以上的幫扶資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80%以上的幫扶資金用于縣及縣以下基層。(來源:浙江省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