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紅網
4月20日凌晨,一場吸引千萬人次的直播落下帷幕,一頭在浙江象山石浦海域擱淺的抹香鯨,在當地政府和民間力量的救援下成功脫險,重回大海。專家表示,這場有“鯨”無險的成功救援,在全球范圍內都十分罕見,有媒體也將其稱之為獻給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最好的禮物。
從云南大象一路向北的遷徙之旅,到擱淺抹香鯨的集體救援,借助于發達的網絡媒體,人們紛紛開啟“圍觀”模式。這一方面是出于好奇,當平日與人類素未謀面的野生動物突然與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交集,難免吸引大家的眼球,關心這是否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檢視,透過畫面我們看到的是悉心的保護和全力的救援,感嘆的是自然的奇妙、人與自然的和諧。
這種“圍觀”是人們對大自然的一種樸素情懷,也是與大自然日益隔絕的一種回歸。近些年來,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一直都是受到較大關注的公共議題。從保護環境和低碳生活貫穿于學校教育和社會宣傳的號召,到環保協議的簽署和“碳達峰”目標成為國際行動,危機感和責任感不斷加強著人們對地球生態的關注,人們也樂于參與到與之相關的行動中,并為之設立了諸多節日和活動。
這種富有儀式感和象征性的活動的確有其意義,但效果只是引起了短暫的圍觀還遠遠不夠。舉辦多年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影響日漸擴大,許多國家的大城市、標志性建筑等選擇熄燈一小時響應環境節能的主題。在引起眾多圍觀的同時,也有批評認為這種活動太重形式上的轟動,并沒有在深層次上挖掘內涵,如果人們只是抱著娛樂化的心態,將此類活動當成一種觀賞和消遣,難免不會落入“作秀”的桎梏。
結束圍觀之后,我們最應該望向的其實是自己。去年,被稱為“世界自然歷史紀錄片之父”的大衛·愛登堡參與制作的紀錄《地球改變之年》上映,全片探討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在人類社會因新冠疫情而趨于“暫停”時,自然界與萬千動物又發生了哪些變化?片中呈現的畫面和數據顯示:隨著人類干擾和污染的減少,烏干達森林中山地大猩猩生育的幼崽翻了一倍、佛羅里達海灘上海龜的筑巢成功率從40%提高到了61%、海洋水下世界比過去安靜了25倍、恒河的含氧量增加了80%……人類社會的“暫停鍵”,恰恰成為自然界的“啟動鍵”。回望自己,人類真正操心的其實是自身的生存境遇,需要保護的是自身的文明進程。
不論是回望審視自身,還是抒發情懷和關切,最終都應該回歸到具有實際意義的行動上來。我國發展進入新時期以來,結合國情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到“雙碳”目標時間點的具體劃定,環境保護納入政績考核、公益訴訟主動出拳,一直秉持的是保護與發展相協調的理念。發展為保護蓄能,保護為發展助力,進一步帶動的是廣大群眾的參與。再雄心勃勃的生態保護目標,沒有科學的規劃和具體的落實終究是空中樓閣。
有“鯨”無險說是獻給世界地球日最好的禮物,不如說是獻給人類自己的禮物。因為這樣真切具體的行動,讓我們看到人類對自然生命的尊重,也希望這樣的圍觀結束之后,我們還能繼續保持對地球生態的敬畏。珍愛地球、和諧共生,我們需要在生活細節中養成習慣,在集體行動中踐行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