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數字化是指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對標準本身及全生命周期賦能,使標準承載的規則與特性通過數字設備進行讀取、傳輸與使用的過程。
傳統標準形式已不能滿足數字經濟發展需要
多年來,雖然以行業為基礎的傳統標準化組織架構一直很有成效,但在面對跨國家、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跨技術、跨領域融合和創新時,在技術快速發展、行業高度細分、企業競爭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標準形式已不能滿足數字經濟發展需要。比如,標準需要人工閱讀、理解、操作才能實施,效率低下;標準缺乏動態關聯更新能力,標準變化了,但引用它的文件卻無法同步更新,造成企業內部和供應鏈技術文件不一致。
高質量標準及有效實施是提升質量基礎設施能力、串聯改造產業價值鏈的核心要素。因此,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需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利用新流程和架構,研究以數據、模型、程序、軟件工具等為重點的新標準形態,從而促進數字經濟和傳統經濟深度融合。標準數字化不僅關乎各行業數字化轉型能力和效力,也決定數字經濟發展動力和潛力,更決定未來參與國際合作的實力、融入國際貿易體系的競爭力、引領國際發展的領導力。
標準數字化核心:機器可用、可讀、可解析
標準數字化是將標準轉化為數字文本,實現機器可讀、可譯,能夠進行規模化的平臺管理,其中機器可讀標準是標準數字化的核心內容和關鍵難點,能夠有效支撐機器執行或解析標準內容。
目前,國內外廣泛采用ISO SMART來闡述機器可讀標準,即無需人員參與可實現機器可用、可讀、可解析的標準。根據數字化、結構化、智能化程度,ISO(國際化標準組織)與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將SMART標準分為5個層次,建立機器可讀標準分級模型。根據模型,0級為傳統文本格式;1級為機器可顯示文件,如PDF;2級為機器可讀文件,如XML;3級為機器可讀可執行內容;4級為完全機器可解析內容。其中第2-4級是具有高階數字化能力的SMART標準。
從應用角度看標準數字化的“典型用戶”
政府部門
政府數字化改革過程中,標準數字化工作必須先行。例如,浙江推進數字化轉型,設立政府專班研究構建數字化改革標準化體系框架,助推省域數字治理體系全方位系統性制度重塑。
企業
大型企業運營體系、業務構成相對復雜,在推進標準數字化時需運用系統工程思維和系統化手段,并配合使用智能化工具。例如,構建標準數據云中心,根據標準治理、管理、執行等不同需求,以恰當形式去使用標準。中小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創新性強、比較靈活,從小的功能性軟件、工具等方面著手推進標準數字化,滿足特定標準使用需求。政府部門、協會組織也可以通過數字化公益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有關服務。
標準數字化仍是新生事物
面臨起步階段的一系列挑戰
標準數字化受制于技術發展水平。標準數字化需用到許多先進技術尤其是數字化技術,如標準離散技術、知識挖掘技術、知識圖譜構建技術、智能評估與結果可視化技術等。目前很多相關技術還處在探索和前行過程中,這對標準數字化發展是一大挑戰。
標準需求的精準把握和有效匹配比較難。現在有一種單方面追求技術先進性的傾向,認為標準知識離散顆粒度越小越好、標準應用技術越智能越好,反而忽視了標準的實際應用場景和需求。這種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的標準,與政府、企業等對標準需求之間的不匹配,導致標準數字化與實際應用脫節,會極大降低標準數字化作用發揮。
數字化或為標準化領域帶來系列治理難題。隨著標準數字化發展,標準普及與使用將更加廣泛,開源社區與標準化組織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強。現階段,標準數字化需求僅集中在信息與通信技術、金融科技以及數據行業,但已有組織機構開始在社會治理領域構建數字標準框架,面向社會公開采集信息,然而信息獲取、處理和使用,有可能引起諸如知識產權、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系列治理與倫理問題,相關問題處置將成為標準數字化研究的新命題。
國內外加快推進標準數字化布局和探索
隨著全球化推進和數字產業競爭加劇,德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將實現標準數字化轉型納入其標準化戰略,并率先在工業、建筑業、社會治理等領域開展研究與應用。
德國
發布的《德國標準化戰略》指出,數字變革和開源不可避免互相掛鉤,要在標準化中使用開源技術和方法。根據該戰略,德國標準化協會(DIN)和德國電工電子與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DKE)將“機器可執行標準”視作驅動目標實現的重要技術手段,是實現工業4.0的重要支撐,將圍繞該標準建立新的適合的標準研制過程,開發新的商業模式。
英國
發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標準:釋放標準創新價值的HMG-NQI行動計劃》提到,加速標準數字化。其主要內容包括進一步發展提供機器可讀標準(標準即代碼)的能力;全面改革數字平臺,以提高標準內容和信息可訪問性,促進對現有標準的反饋和對制定過程的監督;開發數字化標準所需框架、良好實踐指南和技能培訓材料等。
俄羅斯
發布的《2019-2027年俄羅斯標準化發展措施方案》提出,將國家標準轉換為“機器可讀格式”,并明確將標準庫中80%的標準轉化為機器可讀標準。2018年,俄羅斯技術控制和計量署建立國家聯合標準化研究所。在其制訂標準化創新計劃之中,特別標明標準數字化議程,推動數據向機器可讀模式過渡。
中國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將“標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作為戰略目標之一,提出發展機器可讀標準、開源標準,推動標準化工作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十四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規劃》提出深入推進國家標準數字化試點,探索增加機器可讀標準、開源標準、數據庫標準等新型國家標準供給形式。國家標準委在儀器儀表和航空航天領域啟動機器可讀標準試點,并在制造業、航空航天等部分數字化需求較高的行業中由龍頭企業自行對標準數字化應用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