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衫鬢影,美酒佳肴,你想象中的燭光晚餐的餐桌上,一定有一瓶“82年的拉菲”吧。
為什么法國葡萄酒能成為高品位的代名詞?其實,最重要的是“標準”。
在法國,對葡萄樹的種植、葡萄酒的制法等等都制定了詳細的標準。葡萄樹必須在明文規定的地塊上種植,葡萄苗也有固定的品種,否則視為違法。
標準,保護了法國葡萄酒的品質和信譽。
標準,也使得其在全球葡萄酒市場擁有強大的話語權。
什么樣的葡萄酒才能叫“香檳”,唯有法國說了算!
1
標準的重要性超出想象
如果你還不清楚“標準”的強大力量,在世界制造業的霸主德國,其稱霸全球的首要因素就是“標準化”。
隨著工業化和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需要制定各方都能接受的游戲規則,國際標準由此誕生,成為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門檻”。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誰搶占了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就占據了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德國標準化學會(DIN)迄今已經發布了超過2.5萬個標準,每年制定約1500個標準,90%被歐洲乃至世界各國采用,為德國制造業確立世界領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據統計,“德國標準”每年為德國制造業創造價值高達180億歐元。
不僅如此,2013年德國提出“工業4.0”時,第一個領域就是“標準化和參考架構”。憑借用百年時間構建起來的標準化體系,德國具備了快速數字化的基礎,“標準化”已經成為工業4.0時代“德國制造”的核心競爭力。
在前不久舉行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上,人們最關注的重頭戲就是5G專利的公布,在這項通信前沿領域的技術中,累計聲明標準專利總數高達5124族,其中中國公司聲明的5G標準專利共1695族,占比三分之一。這背后不僅是公司之間的競爭,更是行業話語權的競爭,甚至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
2
缺失標準就缺乏競爭力
誰制定標準,誰就擁有話語權;誰掌握標準,誰就占據制高點。在今天,標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尤為深遠。黨和國家把加強標準化工作,實施標準化戰略,視為一項重要和緊迫的任務。
目前,我國的標準化建設的現狀如何呢?就關系國計民生的消費品領域來說,國際標準的轉化率超過80%,安全技術指標一致性達到79%。可以看出,我國標準化建設成果斐然。但一些消費品領域因為標準化建設的不足,呈現無序發展狀態,品牌效應難以持續,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今年年初,《舌尖上的中國三》一播出,就創造了“鐵鍋搶購潮”。當 “三萬六千次錘煉”匠心鑄造的“章丘鐵鍋”一播出,就迅速走紅,第二天就在某寶賣斷貨,一時間洛陽紙貴,賣到上千元還有人搶不到。但很快,當地沒有經驗的村民一擁而上,各掄各的錘,各打各的鍋,甚至有用機器制作產品來冒充。如此一來,章丘鐵鍋爆紅的聲譽又迅速歇菜。章丘鐵鍋的“隕落”,更多的是源于行業標準的缺失。因為標準失范,章丘鐵鍋名聲被打破。
3
創領國際標準 伊利起范兒了
8月13日,人民日報禮堂中來自政、業、商、學各界嘉賓200多人,共同參加了伊利主辦的“領創國際標準,共鑄中國品質”論壇上,還一起見證了伊利“消費品標準化試點項目”啟動儀式。作為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開展的第一批29家試點單位中唯一的食品企業,伊利可以說是“非常驕傲了”。
不過,伊利的“驕傲”也有其道理。
對消費品來說,品質是核心競爭力,而標準決定品質。伊利將標準視為打造卓越品質,決勝全球乳業的重磅利器。
伊利與瑞士通用、英國勞氏和英國天祥等世界權威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升級伊利全球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打造了世界一流的伊利品質標準。
拿產品和乳品原料質量控制來說,伊利就有多達1000多項檢驗項目。據在伊利牛奶化驗員崗位上工作多年的蘇春玲介紹,“伊利的檢驗標準和頻次不但高于國家標準,也高于歐洲、美洲、大洋洲等很多地區國家的標準。”
在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那些全球頂級供應商拿到伊利的質量標準時,面對1000多項檢驗項目,不禁“抱怨”稱:“這太苛刻了”。而且他們發現伊利的部分乳品原料甚至需要特別加工定制才能滿足要求。
即便如此,他們依然接受了伊利嚴苛的標準考驗,也在這一過程中刷新了對中國乳業品質的認識。在國際化進程中,伊利探索出“雙整合雙輸出”的路徑,其中通過標準輸出,伊利為中國乳業的海外拓展爭取了話語權。
在活動現場,伊利再次表示,伊利將以標準化來促進品質提升,用標準化幫助整個產業鏈水平的提升,更要用標準化來提高中國乳業的國際競爭力。推廣標準化工作,伊利起范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