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是經濟活動的技術依據。
在參與全球標準競爭和科技競爭中,通過標準與技術的協同創新,發揮標準創新對科技創新的引領促進作用,以搶占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掌控產業發展的主導權。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標準是經濟活動的技術依據,已成為新的競爭武器。發達國家通過制定標準來提高市場準入門檻,世貿組織通過簽署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將國際標準提升為國際貿易游戲規則,國際貿易的門檻由關稅逐漸轉為技術標準。
一、標準化及標準創新的重要意義
鑒于標準的重要性,世界各主要經濟體正在展開全面的標準競爭。全球范圍內的標準競爭是路線之爭、模式之爭、主導權之爭和話語權之爭,尤其在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標準競爭對于國家的生存和發展而言, 顯得愈發重要。
我國的標準化工作起點較低、起步較晚。歐美等發達國家及其所扶持的眾多國際標準化機構則掌握著全球標準領域的話語權,通過大量制定、發布和實施各類標準,發達國家建立起了極高的標準壁壘和顯著的競爭優勢,使得我國在全球標準競爭的格局中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同時, 也使得包括我國在內的眾多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貿易中面臨著不公正、不友好的競爭環境。
在碳排放領域,西方發達國家全然不顧自身“碳排放量最大貢獻者”的事實,以及“全球最大商品消費國”的事實,反而通過制定嚴苛的碳排放標準,要求廣大發展中國家犧牲自身發展權來接受不公正待遇。
在全球傳統產業的標準競爭方面,我們很難突破西方發達國家所設立的標準壁壘和技術壁壘,為了在全球標準競爭中站穩腳跟,我們必須采取彎道超車的策略,尤其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通過標準創新、科技創新來突破西方發達國家的封鎖和圍堵,并逐步形成我們的技術領先優勢和標準領先優勢,實現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反超。
為此,我國近年來一直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并將科技創新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將創新驅動作為國家發展的根本策略。尤其是在“卡脖子”的關鍵技術領域,國家大力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自主創新,并且將其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科技創新指的是研究、發展和應用新的科學和工程知識,以創建新產品、服務或流程,或改進現有產品、服務或流程。它通常涉及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等方面的創新。科技創新和標準創新相輔相成,共同推動了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科技創新推動了新產品和服務的出現,而標準創新則確保這些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得到廣泛接受并安全運行。兩者的結合有助于創造出更具競爭力和可持續性的產業環境和社會環境。變為現在的標準創新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圖1)
以5G為例,5G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范疇,5G領域內的科技創新活動高度活躍。華為在5G領域內進行了前瞻性的專利布局和標準布局,使得全球5G領域的科技創新活動都需遵循華為的標準指引。華為在5G領域內的標準創新引領和促進了全球在5G領域內的科技創新,進而讓中國掌握了全球5G產業發展的主導權。美國本以為會像2G、3G、4G時代一樣主導全球5G產業的發展,沒想到被中國領先一步,從而試圖以霸權從中國手中奪回5G產業發展的主導權。為反擊美日,華為向美國企業威瑞森(Verizon)及30家日本企業收取專利費,這些專利恰恰是合理融合在4G、5G標準中的知識產權,是技術、專利、標準聯動的典型案例。標準創新引領和促進科技創新,是新時代全球科技發展呈現出的新局面、新趨勢,標準創新對科技創新的引領和促進作用日益顯著。我國高度重視標準創新與科技創新的協同發展,在《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中提出“建立標準創新型企業制度和標準融資增信制度,鼓勵企業構建技術、專利、標準聯動創新體系”,在《標準化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中提出“發揮優勢企業在標準化科技體系中的作用,鼓勵企業加強標準化和科技創新協調互動,構建技術、專利、標準聯動創新體系”,在《標準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管理辦法》中也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激發企業在標準、技術、服務及管理互動發展方面的創新活力,培育一批以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先導型、創新型行業標桿企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二、標準創新工作的頂層設計
標準創新工作需要頂層設計的支撐,需要對我國原有的標準體系進行改革和創新。為此,在《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實現標準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并重轉變,標準運用由產業與貿易為主向經濟社會全域轉變,標準化工作由國內驅動向國內國際相互促進轉變,標準化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標準化更加有效推動國家綜合競爭力提升,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到2035年,結構優化、先進合理、國際兼容的標準體系更加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化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標準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是我國標準化及標準創新領域的頂層設計,《綱要》的發布實施,將我國的標準主體從過去的政府主導,逐步發展為政府和市場并重,并鼓勵各類社會團體積極參與標準化和標準創新工作,大力發展團體標準,推動我國的標準化工作與國際接軌。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四位一體的標準體系,各類標準在應用范圍、技術要求、制定周期等方面各有所長,優勢互補。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采用占位策略,先制定團體標準占位,然后再逐步將其升級發展為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科
四位一體標準體系的建立,占位策略的實施,有效保護了企業的競爭優勢和市場地位。(圖2)
三、標準創新路徑研究
標準創新是指在現有標準的基礎上,通過引入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新業態、新應用,從而創建出更加先進、可持續和符合市場需求的標準。其目的是建設更多有引領性、先導性的標準,并應用這些標準在全球范圍內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爭奪產業發展話語權,是我國參與國際標準競爭,掌控戰略新興產業發展主導權,在全球科技競爭和標準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途徑。
標準創新的“新”主要就體現在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新業態以及新應用,其具體路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提高標準的技術水平
標準的技術水平決定著標準的地位,只有具備一定技術水平的標準方能起到引領行業發展、樹立行業壁壘的目的。如近年來歐美等國制定的碳排放標準,樹立了極高的行業壁壘,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排斥在壁壘之外,進而通過向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征收高額的碳關稅來削弱其價格優勢,保護本國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由此可見,標準的技術水平以適度超前、適度前瞻為宜,這樣才能確保標準的引領性、先導性。過猶不及,一個技術水平過高,高到無法達到的標準,與一個技術水平過低,低到都能達到的標準一樣,都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
(二) 推廣和應用成熟的技術標準
創新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一個企業、行業乃至國家來說,標準創新并非一定要全部施行原始創新,要避免為了創新而創新,很多時候可以采用“拿來主義”的策略,推廣和應用成熟的技術標準。尤其是在一些傳統產業和傳統領域,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制定了大量的標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可以引進這些標準來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如我們所熟知的ISO 9000系列標準及1SO 14000系列標準,這些標準在國內的廣泛應用,對提升國內企業的管理水平、服務水平、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水平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通過推廣和實施成熟的技術標準,可以極大地縮小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三)積極探索和研究新的標準技術
標準化工作同樣需要在標準制定、標準檢索、技術評審、產品檢測認證、標準發布實施等方面的技術支持,這些統稱為標準技術或標準化技術。探索和研究新的標準技術,尤其是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標準化工作中的應用,提高標準化工作的效率,提升標準的科學性、先進性,是標準創新的必由之路。
(四)推動標準與企業經營管理和戰略發展的深度融合
目前,部分國內企業為制定標準而制定標準,不求標準質量,不求標準的應用,在標準發布后就將其束之高閣,不聞不問,這是標準化與標準創新工作中必須糾正的各類社會團體積極參與標準化和標準創新工作,大力發展團體標準,推動我國的標準化工作與國際接軌。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四位一體的標準體系,各類標準在應用范圍、技術要求、制定周期等方面各有所長,優勢互補。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采用占位策略,先制定團體標準占位,然后再逐步將其升級發展為國家標準一個錯誤認知。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中,標準化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更不能以標準的發布為終極目標。標準化及標準創新工作必須要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及戰略發展緊密結合,將標準作為指導企業發展的準則,融入到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之中。標準的價值先在于“有”,后在于“用”,有標準而后用之,方為真正有用的標準。這是標準意識的創新,也是標準化行為的創新,是標準創新工作的重要基礎。
(五) 積極推動標準國際化工作
鑒于全球范圍內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標準競爭和科技競爭日趨激烈,標準創新工作尤其應重點關注標準國際化工作,鼓勵國內的企業、社團、科研機構和標準化組織積極參與全球標準競爭和標準合作。標準國際化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個路徑:
1. 采信國際先進標準
采信國際先進標準也就是之前提到的“拿來主義”, 推廣和應用成熟的技術標準。這一模式是我們最常見的模式。“拿來主義”的優點是有利于快速提升國內企業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水平,助力國內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但其缺點也非常明顯,即產業發展的主導權不在我,使得我們處處受制于人。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早期,由于國內外技術差距巨大,我們只能以“拿來主義”為主, 引進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和先進標準。但隨著我國的科技進步和綜合國力的提升,“拿來主義”將逐漸被國內的原始創新所取代。
2. 中國標準的國際化
中國標準的國際化即推動中國標準在其他國家的采信和應用,是現階段我國標準國際化工作的重心。近年來, 隨著我國的科技進步,以及對外技術輸出和產品服務輸出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中國標準正在走出國門,逐漸被其它國家所接受,尤其是在高鐵、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我國具有顯著優勢的戰略新興領域。
中國標準的國際化有如下四種模式:
第一是隨著技術輸出和產品服務輸出,將中國標準輸出到目的國,并成為目的國的國內通用標準。如近期開通的雅萬高鐵就按照中國的高鐵標準進行建設、施工和驗收, 推動了中國標準在印尼的采信應用。
第二是打造區域標準聯盟,優先聯合“一帶一路”國家、金磚國家、上合組織國家等友好國家和地區,建立區域標準聯盟,加強標準領域的溝通、合作與協調,共同打造區域標準。
第三是在標準制定的過程中,主動聯合國內外的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標準化機構共同制定標準,邀請國內外專家共同參與標準的編制與評審工作,提高標準的國際化程度。
第四是在標準發布的環節,采取多語種、多國別聯合發布的方式,如在中國、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用中文、英文、法文等多語種同時發布標準文件,形成事實上的標準國際化。
3. 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
全球范圍內的主要國際標準組織有ISO、IEC、ITU 等, 國內的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標準化機構可通過申請設立技術委員會(TC)、提出國際標準申請、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等方式,積極參與這些國際標準組織的工作,提高我國在這些標準機構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六) 積極培育標準創新型企業
標準創新型企業是推動標準創新工作的重要載體。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于2023 年5 月22 日頒布,7 月1 日實施的《標準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管理辦法( 試行)》(以下簡稱“梯度培育辦法”)中的定義,標準創新型企業是指運用標準化原理和方法,以科技創新和標準化互動融合為核心競爭力,具有以先進標準的研制和實施促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支撐自身高質量發展乃至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等典型特征的企業。
《梯度培育辦法》中將標準創新型企業劃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類,不同等級標準創新型企業的評價指標及權重也各不相同:
1. 標準創新型企業(初級)評價指標及權重
評價得分達到60 分以上,且標準技術領先性指標、標準應用先進性指標均獲得至少10 分。
2. 標準創新型企業(中級)評價指標及權重
企業應當達到標準創新型企業(初級)入庫條件,且工業企業得分達到中級認定指標的 80 分以上,農業或服務業企業達到中級認定指標的 70 分以上。
3. 標準創新型企業 (高級)評價指標及權重
企業應當達到標準創新型企業(中級)認定條件,且滿足標準化管理全面性、標準技術領先性、標準應用先進性、標準整體效益性、標準國際突破性、標準融合創新性、標準引領產業數字化、標準引領產業國際化等8個方面的指標(詳見文件規定)。
四、標準創新中需破除的常見錯誤認知
在開展標準化工作中,經常遇到社會各界對標準化及標準創新工作的誤解,這些錯誤認知嚴重制約了我國標準化及標準創新工作的有效實施,因此必須予以破除。
標準創新工作中需破除的常見錯誤認知主要有如下三種:
(一) 無用論
標準的作用毋庸置疑,且隨著近幾年國家大力推動標準化及標準創新工作,并開展了大量的標準科普宣傳工作, 全民的標準意識較以往有了很大提升。全國工商聯與市場監管總局2022 年6 月份對5479 家上規模民營企業和32591 家中小微民營企業的調研數據顯示:65.80% 的中小微企業認為標準能夠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引領企業創新轉型;60.24% 的中小微民營企業設立了標準化工作部門(上規模民營企業為95%);45.6% 的中小微企業參加了政府組織的對標達標活動,47.6% 的中小微企業開展了標準化良好行為實踐;2022 年度民營企業500 強中, 386 家企業參與制定的標準在10 項以上。
以上數據顯示國內民營企業家的標準意識有了很大提升。但仍有一些企業家即便已經在企業內部建立了標準化部門,對標準的認知仍然十分有限,不了解標準真正的作用和價值所在,甚至還有少部分企業家對標準懷有強烈的排斥心理。之所以建立標準化部門,之所以參加政府組織的對標達標活動,很多情況下只是為了迎合監管部門的需要,所以“標準無用論”仍然是比較普遍的認知,亟須破除。
(二) 夠用論
很多企業做標準有著強烈的短期動機,如為了參加招投標,為了進行市場宣傳,為了提升企業形象等。因此, 只要能夠參與某個標準的制定就足夠了,對標準的質量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更沒有去考慮將來如何應用實施標準的問題。而很多標準服務機構出于商業利益考慮,更是對此推波助瀾,重數量規模不重質量效益,一味迎合客戶需求, 刻意壓低價格,不斷降低標準質量。
夠用論是造成國內大多數標準(尤其是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技術含量低、應用價值小、質量參差不齊的根本原因。
(三) 不用論
不用論是與夠用論相輔相成的。很多企業以標準的發布為終極目標,發布完成后,標準就成為一份文件,棄之不用。
標準是企業技術實力的象征,其核心價值在于應用。通過應用標準來規范自身的經營管理行為,以塑造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樹立行業進入壁壘,規范市場運行秩序。
(作者系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副秘書長)
(本文刊登于《企業改革與發展》雜志第12期。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君思考。)
信息來源:西安融軍通用標準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