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屬國企首家世界500強企業誕生!
昨天,《財富》雜志公布2024年世界500強排行榜,杭州市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杭實集團”)以373.9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首次登榜,位列榜單第402位,成為杭州首家躋身世界500強的市屬國企。
世界500強榜單是衡量企業規模、實力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尺。回溯20多年的發展歷程,杭實集團走出了一條持續向上的曲線:資產規模從2001年成立組建之初的6.67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858.55億元,營業收入從成立組建之初的0.07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647.49億元……在連續6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之后,成功問鼎世界500強。
作為市屬國企,杭實集團此次強勢上榜世界500強,對于杭州而言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是杭州扎實推動國有企業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成果,也彰顯了杭企在全球經濟版圖上地位的加速躍升。
實現杭州市屬國企世界500強“零”的突破,杭實集團憑什么?
A
杭實之“實”,實在哪里?
追溯杭州的工業發展史,無法繞開杭實集團這個名字。2001年,承載著賡續杭州工業發展的使命,杭實集團應運而生。其前身系杭州市工業資產經營公司,在逐步撤并原杭州市化工、輕工等八個局(公司)的基礎上組建而成,成立之初,年營業收入僅為0.07億元。
堅守“工業興市”初心, 成立二十多來,杭實集團始終致力于探索城市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今日的杭實集團,是以工業企業為底層資產,專注服務杭州市產業投資發展的國有產業投資集團,旗下直接參控股企業34家。其中,既有熱聯集團、中策橡膠、金魚電器、杭叉集團等“行業明星”,也有張小泉、毛源昌、王星記等“老字號”。自2018年起,杭實集團連續6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2023年,杭實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47.49億元,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9%和14%,成功躋身世界500強行列。這也是第一家進入世界500強的杭州市屬國企。
“這是一個讓每一位杭實人為之振奮的消息,也是對一代又一代杭實人堅守實業的最好褒獎。”杭實集團主要負責人說,20多年來,杭實人始終堅持在實業這塊“主陣地”上默默耕耘,堅持長期主義,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當前,瞄準“打造全國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目標定位,杭實集團已構筑起以產業投資和產業生態培育為引擎,以供應鏈服務和產業園區為兩翼的“雙擎兩翼”業務架構,并由此形成實體企業投資與發展,產業園區投資、建設、運營,大宗商品貿易與產業鏈供應鏈投資建設,相關產業投資、資產經營等四大主責主業。
細數杭實集團所做的事,無一不是高度聚焦于實業,為杭州產業升級發展加油助力。
集團擁有規模體量大、門類豐富的制造業企業,圍繞杭州五大產業生態圈的核心賽道,積極培育產業生態,旗下多家企業已牢牢占據行業龍頭地位。重要參股企業中策橡膠自1958年開始專注于輪胎制造,目前產品銷至160個國家和地區,在輪胎制造商中排名全球第九、國內第一;另一家重要參股企業杭叉集團則憑借強大的自主創新實力和深厚產品技術沉淀,在叉車行業中排名全球第八。
旗下控股企業熱聯集團堅持做有質量的貿易,創新供應鏈服務模式,形成“多品種、多模式、多網點”的貿易格局,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產業投資板塊積極發揮國有資本的引領作用,以投促招,招投聯動,相繼招引杭泰數智、華登國際中國總部等優質項目落地杭州。同時,集團積極打造“基地+基金”雙輪驅動發展模式,以產業園區串聯資源要素,構建有效的產業生態合作圈。2023年,杭實集團完成簽約招引項目1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個,1億元以上產業項目7個,完成產業投資57.26億元。截至2024年6月底,杭實集團參與設立產業基金64支,組建基金規模 517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超450億元。
B
杭實思“變”,變在何處?
如果說“堅守實業”這一戰略為杭實集團確立了正確的發展方向,那么,敢于改革、勇于探索,通過多維度的創新舉措將國企優勢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相融共進,為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則是杭實集團登上世界500強榜單的另一個成功密碼。
杭實集團主要負責人說,“作為一家競爭性國企,杭實集團沒有特殊的牌照,我們必須運用市場化的思維參與市場競爭,每一位杭實人都深諳這點,這也造就了杭實人敢想敢拼、敢于實踐的文化基因。”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摸爬滾打,杭實集團摸索出一系列頗具創新性的改革舉措,很多在杭州國企改革發展史上具有標志性、里程碑意義——
推動重點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搭建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本經營授權體制,實現從“管資產”向“管資本”的轉變,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在參股企業管理體系上,摸索出一套覆蓋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的財務監督體系,同時為參股企業提供產業、品牌、治理等全方位精準賦能,實現國有資產的質效增長;
在市屬國企中率先創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發展路徑,試行項目跟投、超額利潤分享等機制;
打造“實業智投”數字平臺,通過算力算法支持,實現項目智能挖掘、精準研判、高效落地,讓產業投資更高效精準……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在杭實集團的發展道路上,這樣的改革創新從未止步。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增強各有關管理部門戰略協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
面對杭州市委市政府啟動的新一輪市屬國有企業改革,2024年,杭實集團提出實施黨建引領、科技強基、海外拓展、招投聯動、人才煥新、體制改革“六大提升行動”,全面開啟深化改革新征程。
在黨建引領下,杭實集團堅持“國企姓黨”,心懷“國之大者”“市之重者”,從助力杭州產業升級的角度布局自身業務,同時推動黨建深度融入業務,實現黨建業務雙融共促。今年7月9日,集團舉辦“實創匯·專精特新”黨建聯建成立暨“專精特新”企業品牌戰略升級沙龍活動,活動通過織密紅色經緯、圍繞需求靶向賦能,積極引導系統內“專精特新”企業在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上聚合發展勢能。
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企業科技創新步伐,杭實集團也推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舉措,在集團層面新設置科技產業部,落實“研發投入倍增計劃”,針對下屬實體企業推出“研發投入視同企業利潤”“考核分配績效單設”等一系列舉措,強化下屬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
為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杭實集團還不斷加大與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西湖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合作力度,加強在低空視覺、低空經濟、智能計算及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的聯合攻關,推動這些萬億級產業的落地與爆發性發展。
C
杭實向“新”,如何破局?
今年6月6日,“中國飛谷”在余杭未來科技城全新亮相,低空經濟產業園正式揭牌,這里將成為杭州全面擁抱低空經濟、培育產業發展新增長引擎的重要抓手。杭州發展低級經濟的背后,有著杭實集團的堅定身影。
作為杭州聚焦低空公域流量新基建的公司,杭州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由杭實集團出資設立,該公司將與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共同運營低空經濟產業園。杭實集團還推出1.0版杭州低空飛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完成首批兩座大型低空樞紐機場,設立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向低空制造、低空視覺、低空物流、低空數據等產業賽道,通過資本的力量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這些對于產業的前瞻性布局,既是杭實集團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杭實集團作為國有企業助力杭州培育高端特色產業集群應有的擔當。”杭實集團主要負責人說。
除了低空經濟,杭實集團還積極布局智能物聯、合成生物、新型算力等萬億級賽道,為加快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力量。
集團聯合蕭山區、濱江區共同設立總規模30億元的“中國視谷”產業基金,重點投向視覺智能標志性項目,目標是招引一批全球視覺智能優秀企業落地杭州。據統計,借助該基金,杭實集團已累計招引視覺智能產業鏈項目金額超200億元,覆蓋該產業鏈的上、中、下游。
此外,集團還聯合城西科創大走廊等發起設立總規模30億元的杭州市專精特新產業基金,以“基金投資+產業賦能”的形式服務專精特新企業全生命周期;與國投集團組建聚力杭實生物制造產業基金,打造杭州市合成生物(生物制造)產業化驗證中心和中試基地,實現產業資源雙向賦能。
另一方面,面對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大背景,杭實集團提前謀劃,大力實施“海外拓展”提升行動,帶領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緊抓機遇,努力構建出海通道,大力推進“借船出海”“抱團出海”,加速優勢產業的海外布局。
在杭州市政府與香港貿易發展局簽訂《杭港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合作備忘錄》的基礎上,由杭實集團牽頭與香港合作共建“一平臺、兩中心、一基金”,以香港為支點,實現“借船出海”,助力更多“杭實系”及杭州企業高水平“走出去”,香港及海外企業“引進來”。在杭實集團的推動下,目前首批14家杭州科技企業已經入駐香港科學園,開創內地城市組團赴港進行科技孵化的新模式。
與此同時,杭實集團也積極推動旗下控股及參股公司“抱團出海”。無論是已在17個境外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的熱聯集團,還是全球性家用電器制造企業集團金魚電器、產品銷售到海外多個市場的華豐紙業、獲評“中國出海企業50強”的杭叉集團,以及在全球建立起生產基地、研發中心、銷售網絡的中策橡膠等等,杭實集團將進一步為旗下企業抱團賦能。
踏浪前行風正勁,奮楫揚帆勇向前。站在世界500強的新起點上,未來將如何持續做大做強,杭實集團選擇向外看、向內求、向新行。集團將繼續大力實施“六大提升行動”,以實業智投平臺為核心,以產業投資和產業生態培育為引擎,以供應鏈服務和產業園區為兩翼,打造“一核雙擎兩翼”產業投資新范式,切實發揮集團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產業控制力、創新發展力、資源整合力,著力打造新時代全國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為杭州產業經濟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再立新功。
(來源:杭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