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實施科技創新和人才強省首位戰略,推進“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進一步發揮科技、教育、人才建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嘉興市嘉善縣充分整合縣域高等院校、創新載體和科研院所的創新資源,推動人才共育、資源共用、項目共研、平臺共建、成果共享,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助力全縣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以校地合作平臺為承載,打造“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實驗室+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的一體化發展模式。以祥符蕩科創綠谷為創新主引擎,圍繞主導產業,精準引進并落地運營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嘉善復旦研究院、祥符實驗室、上海大學(浙江)高端裝備基礎件材料研究院等四大載體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目前已集聚院士22人,常駐人才700余人、碩博比超90%,實現四大載體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全覆蓋,去年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博士后工作站2個。以嘉善復旦研究院的“雙基地”模式為例,上海基地推動復旦大學新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領軍人才班)專業,在嘉善基地則建設了IC人才實訓中心,為嘉善本地企業定向培養實用型人才;同步推動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長三角基地運作,首批41名工程碩士研究生已入學。
以院企人才共享互聘為承載,探索“編制在高校院所、工作在企業”的一體化發展模式。針對科研院校與企業在技術轉移、成果轉化上存在的供需矛盾問題,今年從科研院校遴選出一批專業技術人才,“雙聘”到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建立“科技副總”百名專家人才庫,其中第一批27名“科技副總”已赴企業開展科研指導工作,目前累計收集70余家企業的“科技副總”需求,促成萬泰特鋼、星輝新材料、福萊新材等十余家企業與“科技副總”結對合作,新促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0余項。以首個萬泰特鋼“科技副總”為例,成功促成企業引進劉騰軾副院長,以精準收集企業產品技術需求為導向,通過上善院與企業合作共建研發平臺開展定制化研發,定向合作開發了耐腐蝕螺紋鋼這一新款產品,同時利用背后市場資源,成功銷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吉布提,實現了產品的迭代升級,打開了嘉善縣企業通往非洲市場的先例。
以科技成果中試基地為承載,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一體化發展模式。全力構建征集、驗證、中試“三大體系”,建立科技成果從“1到100”的轉化路徑,讓科技成果轉化更高效。建立成果征集體系,整合四大創新載體、科技大市場以及西交大、浙工大等合作院校等力量,建立多方面、寬領域科技成果征集體系,截至目前,已集聚科技成果1123項。建立成果驗證體系,探索完善成果驗證體系,依托浙大智慧綠洲創新成果轉化驗證中心,組建專家評議團為科技成果進行驗證“把關”,并遴選出成熟度高、適于轉化、市場前景廣闊的科技成果給予資金支持,加速推進成果熟化孵化,目前已征集項目200余個,驗證落地“等離子體治療腫瘤設備”等6個項目,共給予資金補助超1500萬元。建立中試服務體系,對引進載體的實驗場地、實驗設備等進行資源統籌,按功能定位分類構建開放共享的小中試平臺,為科技成果轉化方提供更優公共服務,如浙大智慧綠洲分析測試中心今年獲得CMA資質認定,為嘉善黃酒、喜盈門啤酒等企業提供食品檢測服務。
(來源:嘉善縣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