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 教育部辦公廳聯合發布《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提出試點示范高校應貫徹實施《高校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33251-2016)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強化知識產權全流程管理。當前,全國已有十余所高校通過IPMS貫標認證,其中9所獲得了中知(北京)認證有限公司頒發的IPMS認證證書。本文筆者曾參與國內部分高校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審核工作。以筆者的經驗,高校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越規范,技術轉移工作的效果越好;知識產權管理方面的問題懸而不決,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就容易遇到瓶頸。筆者愿將參與高校貫標認證工作的經驗分享于此,為破解高校技術轉移轉化中的“轉不好”、“轉不出”、“不會轉”、“不敢轉”等難題建言獻策。
一、破解“轉不出”難題
問題原因
技術成果市場競爭力不強
破解辦法
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
創新過程與產業發展結合不緊密,會導致創新效率不高,重復研究較多,技術創新價值不高,很難形成滿足市場競爭需求的高價值專利組合。高校需要提高科研人員的專利保護意識,使其掌握專利保護策略,對技術成果形成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形成全方位、高價值知識產權組合,提升技術成果自身“硬實力”。高校通過“貫標”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將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理念貫穿于科研項目管理及科研成果保護和運用,有利于激發高校的創新活動,提高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增強高校技術成果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水平。
二、破解“轉不好”難題
問題原因
技術成果產權保護不到位
破解辦法
全面防控知識產權風險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是相輔相成的,脫離了知識產權的技術轉移將有較大的風險。高校技術轉移過程中,必然要對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保護的情況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調查。通過“貫標”,高校實施內部檢查和外部監督,多角度監控知識產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防范可能出現的知識產權風險,采取有效措施,舉一反三,促成知識產權管理系統良性運行。例如,為解決高校技術創新成果脫離市場需求的問題,高校應當在科研項目的立項論證階段,通過專利信息檢索分析,實現知識產權對科研項目的“導航”作用,充分利用前人已有的技術成果,設計合理合規的技術方案,避免重復研發和資源浪費,最大程度滿足市場和產業需求,降低因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結合不緊密導致轉移失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