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化三個職能
第一,強化宏觀管理。隨著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樹立和推進,各地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標準化工作必須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轉變觀念,順應政府職能的轉變。從“微觀管理“中退出,過渡到“宏觀管理和具體指導“相結合的模式。從宏觀上強化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按市場規律辦事,盡快解決不作為或亂作為的現象。
第二,強化服務職能。標準化最貼近企業、貼近農民、貼近社會,從田間地頭到工礦企業,從產品質量到服務質量,從國際貿易到老百姓衣食住行,標準化無處不在。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和我國綜合國力的加強,社會對標準化的需求不斷提高。政府標準化部門應樹立現代服務理念,正確處理管理和服務的關系:一是轉變服務觀念,樹立為地方、為企業、為社會排憂解難的服務宗旨,變坐等服務為主動服務,努力造就服務性部門;二是改進服務方式,找準服務的切入點,及時分析和掌握服務對象的需求,對癥下藥,努力造就質量專科醫院性部門;三是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在標準信息提供、技術咨詢、標準制修訂、標準化良好行業推行、技術壁壘應對、原產地保護、人員素質提高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服務。
第三,強化協調職能。標準化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多個行業、多個學科。標準是協調一致的產物,同樣標準化也是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協調努力的結果。工作協調是做好地方標準化工作的前提。隨著信息化、高新技術及服務業等標準化新領域的拓寬,橫向和縱向協調的任務越來越多。標準化部門加強統一管理的同時,要充分發揮有關方面的作用和力量,得到社會各方的重視和支持,提高當地的標準化工作質量和整體水平,不斷擴大影響面。
二、做好三個結合
第一,做好與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相結合。進入新時期,產業政策不斷變化,標準化部門必須了解和掌握新的產業政策,及時調整工作思路,配合落實各項工作任務,應圍繞技術標準研究戰略、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解決“三農”問題、推行食品放心工作、發展第三產業等重大政策,有效開展工作。
第二,做好與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相結合。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地方經濟正在尋找新的增長點,企業的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面對新的挑戰。各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步伐伐加快,“地方特點”的競爭優勢開始發揮作用,標準化必須緊貼地方經濟建設,圍繞農民企業技術進步、創品牌、招商引資、重大工程建設等政府中心任務開展工作,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高起點健康發展。
第三,做好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相結合。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質量的需求也在提高。標準化工作應圍繞環境污染、產品安全、食品衛生、農產品收購等熱點和敏感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為社會、為老百姓辦實事,提高工作有效性。
三、實現三個調整
第一,實現各級政府地方標準化工作職能的調整。各級政府地方標準化工作,根據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特點以及當地標準化工作基礎和能力,要適當調整工作職能。省級應以宏觀管理和標準體系建立為重點,開展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組織制定、技術標準和技術壁壘研究、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建立等工作;市州級應以標準實施為重點,開展標準化信息服務、農業標準化示范、企業標準體系建立、采用國際標準、標準化人員培訓等工作;縣級應以標準監督為重點,開展標準化宣傳及重要標準宣貫、強制性標準實施監督、企業執行標準動態管理、標準化技術咨詢等工作。
第二,實現地方標準化工作重點的調整。標準化是一項技術基礎工作,是規范市場的依據,是工業現代化和農業產業化的前提,是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主要手段。標準化工作必須在規范生產和管理,穩定和提高產品質量上發揮作用,為從源頭抓質量服好務。要做好當地企業標準體系和農業標準體系的建立、實施及評價。
第三,實現標準化工作體系的調整。一是完善標準化管理體系:二是完善標準化服務體系:三是完善標準化研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