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營經濟的韌性,再一次被證明。
疫情反復、原料漲價、一箱難求……過去的2021年,浙江民營企業面臨的挑戰更甚過往。在一次次市場的風浪中顛簸前行,在一次次淬煉中越發堅韌,它們是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活躍的因子。
1月7日,浙江高規格召開全省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浙江再一次亮明態度:民營經濟是浙江發展的金名片,是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和最大優勢,民營企業家是浙江的最寶貴資源、最寶貴財富。
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越是艱難越向前。“打造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高地”“推動新時代民營經濟新飛躍,為現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作出更大貢獻……”浙江民企堅定信心、無懼風雨,走向更為廣闊的舞臺。
實力持續壯大
連續23年位居全國之首,這是浙江民營經濟值得驕傲的成績。在2021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又有96家浙江企業上榜,排在江蘇、廣東之前位列第一。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從經濟小省一躍成為居全國前列的經濟大省,始終無法繞開兩個關鍵詞: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
一系列數據足以讓人們感受到這份家底的雄厚:2021年,浙江有6家民營企業入圍世界500強;全省共有各類市場主體863.7萬戶,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1335戶。
前有“金字塔尖”巨無霸,后有“新面孔”科技新秀,浙江民營經濟實力持續壯大。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民營企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69.1%,比上年增長17.7%,增速高于面上1.1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達73.7%。
企業好不好,還要看利潤。“去年前三季度,民營企業利潤比上年增長32.2%,尤其對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2.4%,比上年和上半年分別提高15.5和20.2個百分點。”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說,這些數據都證明浙江民營企業活力不斷迸發。
這個勢頭能否持續,更要看潛力。不久前舉行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內濾光片行業龍頭“水晶光電”董事長林敏,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蒲惠智造”董事長王克飛,科技型智能電動汽車企業“零跑科技”創始人朱江明,全球領先的產業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火石創造”董事長金霞,石墨烯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高烯科技”董事長高超等優秀企業家紛紛亮相。有心人會發現,這些新興領域企業家代表的參會人數已占半壁江山,透露出浙江民營經濟結構之變。
正是以他們為代表的浙江民營經濟新力量,有力支撐了浙江經濟從傳統的工業化經濟向現代服務型、創新型和數字經濟的轉變。
當前,浙江共有149家單項冠軍示范企業,470家“專精特新”企業,均居全國第一;過去浙江平均每9個人就有1個人創業,如今這一數字已變為每8個人就有1個人創業,浙江人的創業密度越來越高……未來的浙江民營經濟,將靠著這些星星之火,匯聚燎原之勢。
應變能力更強
不久前,紹興市上虞區打響疫情防控遭遇戰。從“暫停”到“重啟”,當地政府用暖心服務護航復工復產,讓民營企業頗為感動。
“24小時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產,爭取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伴隨著隆隆機器聲,紹興裕辰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貴陽在點贊政府紓困舉措的同時,也期待著把政策紅利變成發展動力,以更飽滿的斗志投入生產經營。
在“黑天鵝”“灰犀牛”頻現的當下,浙江民營企業對抗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其實,每當浙商爬坡過坎站上新關口,背后都離不開滋養民營經濟茁壯成長的“陽光雨露”。
就在全省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召開的當天下午,浙江重磅出臺了一組穩進提質政策體系“5+4”的政策紅包,從擴大有效投資、減負強企、科技創新,到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民生保障,誠意滿滿,含金量十足。
減租讓利、留崗補助、創業獎補、發放消費券、強化金融支持……近年來,浙江每年出臺企業減負降本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今年,浙江力爭減負降本3000億元,比2021年計劃多減500億元。”這是浙江作出的承諾。
去年11月,全國工商聯發布最新“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報告,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7萬家大中小微民營企業進行調研,最終浙江在2021年十大營商環境最好的省份中排名第一。“我們要把民營企業家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民營企業家的關切作為第一視角。”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陳浩說。
塑造變革追求卓越
“六七八九”,這四個數字一直被用來形容浙江民營經濟的貢獻——全省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由此可見,在共同富裕的偉大征程中,民營企業是見證者、受益者,更是參與者、推動者。
作為頭部企業,吉利早已看清了前行方向——去年9月衛星工廠“首星”下線,12月牽手全球知名自動駕駛技術公司Waymo……一個布局新能源科技、車聯網、地軌衛星、車載芯片、操作系統、手機、自動駕駛等的吉利科技生態圈,雛形初現。
“將企業自身發展融入到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先行的宏大場景中。”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對未來充滿信心。
主動擁抱數字化改革,這是民營企業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數據顯示,2021年浙江民營企業200強中,有158家上榜企業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通過數字賦能進入快速增長通道。
“過去兩年里,我們在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中的投入是不設上限的。”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利泉透露,2020年大華研發投入29.98億元,占銷售收入11%,研發工程師占員工人數50%。
作為新生代浙商,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宗馥莉也認為,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去年11月,“宏勝超鏈智造”杭州基地動工,項目總投資約3.57億元,以建立分布式智能制造單元為基礎,依托物聯網、數字孿生、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先進制造技術,建成達產后可實現3.8億多瓶年生產力。
“民營企業是浙江數字經濟的排頭兵,預計2021年信息服務業中民營經濟增長19%左右,明顯快于面上和整個民營經濟的增速。”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說。
共富路上,浙江民營企業大有作為。阿里巴巴啟動“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吉利控股集團啟動吉利共同富裕計劃,涉及員工收入提升持股計劃、職業教育與發展、子女入學入托、全家醫療保險、福利購房購車、文體設施建設等一系列舉措……
“續寫創新史、走好共富路。”天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天任感嘆,企業只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才能得到時代的認可,才有可能獲得新發展的更多機會。
生于危機、長于危機、成于危機,浙商一直善于危中尋機,也將繼續如此。